分享
(圖/媽媽向兩個女兒解說香港傳統禮服上的精細繡工與典故(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WoWoNews】國際知名設計師吳季剛所設計的婚紗有多美?香港刺繡密度100%的龍鳳褂有多華麗?亞洲各國的新娘如何展現她最美的一天?
「台北故事館」自9月7日起至2015年1月25日,推出「她最美的一天---婚紗的故事」特展,展出1910年至今西方各世代的婚紗,連同2010年由知名設計師吳季剛所設計的婚紗,完整展現20世紀西方婚紗的演變。除了西方婚紗外,有臺灣百年來的婚紗史料,以及跨海來台鄰近9個國家的不同嫁衣,帶領大家走進一場屬於嫁衣的服裝秀。
台北故事館創辦人陳國慈總監表示,經營故事館12年來幾乎每周都有兩三對新人來故事館拍攝婚紗照,幸福甜美的景象讓故事館想舉辦一個屬於「她最美的一天」的展覽,也因此有了「婚紗的故事」。現在的台北已經是國際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除了是來工作外,更有人是來定居成家,參加的婚禮也不再只有台灣婚禮所穿的白紗。踏進故事館,將會看到知名設計吳季剛2010年為嫂嫂特別設計的白紗禮服;整個一樓展間以10年為時間軸,展出百年來的10件古董、經典白紗禮服,每件都可代表當時的時空背景及時代品味。二樓則是展出鄰近國家的傳統結婚禮服,每件做工都令人嘆為觀止,有些更是來自博物館的典藏,相當珍貴且難得一見。
台北市長郝龍斌致詞時風趣的表示,談起婚禮他最又經驗了,因為他每年要祝福上千位的新人。他特別推崇陳國慈總監,以個人身分認養台北故事館,自己找資源經營活化這棟台北最會說故事的古蹟,並且經營得有聲有色。政府的力量有限,民間的力量無窮,台北故事館十年有成,是台北的驕傲。
特展顧問陳秋瑾教授表示,西洋的婚紗一開始也不是白色的,白色婚紗做為結婚專用禮服的歷史,是近兩百年來伴隨工業革命後的產物,1840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白色婚紗透過攝影術的發明,藉由影像流傳而風行全球各地。白色在東方國家,特別是華人世界基本上是喪事的顏色,因此從展場空間搭配的許多老照片,可感受到這股抗衡與折衝的過程,更可見婚禮禮服轉變的過程。100年前紡織品來源不容易,婚禮服可說是一輩子最好的一件衣服。這一次的展覽呈現了婚紗的發展,也融入西方與世界各國的婚紗,整體展示十分的精彩。
二樓展間展出的是台北故事館工作團隊跨海蒐集各國婚禮禮服,有典藏於越南胡志明市奧黛博物館(Áo Dài Museum)越南嫁衣、風行於印度西部與北部藍嘎秋麗(Lehenga Choli)嫁衣、配飾華麗的印尼亞齊省嫁衣、代表純貞潔白的日本白無垢嫁衣、泰國單肩恰可拉發特(Chakkraphat)嫁衣、土耳其由暗紅色絲絨製成的長袍嫁衣(Bindalli)以及香港半世紀之久的手工龍鳳褂與純金打造的豬牌金飾等,令人目不暇給。
展場內除了濃濃異國風外,並展示臺灣1930年代至1980年代的婚紗照,從身穿旗袍戴頭紗的婚禮照片,呈現百年來西風東漸的縮影。而1910年代手工蕾絲婚紗與1980年美國品牌Jessica McClintock白紗更看得出不同年代對於美的喜好。
歡迎大家三天連續假期,前來台北故事館欣賞「她最美的一天---婚紗的故事」特展,特展期間台北故事館也舉辦多項精彩活動,邀請收藏家林家欣分享「古董蕾絲婚紗之美」、婚紗歷史研究者陳秋瑾教授主講「臺灣婚禮禮服」主題講座、張可宸老師的「棒槌蕾絲DIY」與王棉老師的「刺繡DIY」體驗活動等,歡迎民眾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