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第四十七屆金馬獎徐立功、孫越分別獲頒「終身成就獎」、「特別貢獻獎」

分享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第四十七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0日(六)移師桃園縣多功能展演中心舉行,今日(7月28日)金馬執委會決議今年之「終身成就獎」榮耀將頒發給徐立功先生,同時也決議頒發「特別貢獻獎」榮耀給予孫越先生,表彰兩人對於電影界乃至於社會的貢獻。
  「終身成就獎」得主徐立功先生,從1979年起擔任「電影圖書館」(國家電影資料館前身)首屆館長,十年任期內除了提供影迷們一個汲取電影知識的可親殿堂,更創辦擘劃了「金馬國際影展」,對於拓展臺灣觀眾電影視野、刺激青年電影工作者借鏡學習、促進電影生態的多元發展,無不扮演重要的角色。
  1990年,徐立功先生進入中影公司服務,不但支持張艾嘉、柯一正、萬仁等導演做出突破,更提拔了李安、蔡明亮、林正盛、陳玉勳、陳國富等新銳導演,不但讓臺灣電影延續了「新電影」的氣勢,繼續在國際影展屢獲佳績,囊括柏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更為臺灣影壇的承先啟後,扮演了積極的「伯樂」角色。
2001年,李安執導、徐立功監製的《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等四項大獎,成為第一部獲得該獎項的華語片,帶領武俠電影的復興,也影響了全世界重新認識華語類型電影。
  鮮少人能像徐立功一樣,在不同時代、不同位置,都為臺灣電影文化提供了舉足輕重的貢獻。時值「金馬國際影展」三十週年,今年頒給他一座「終身成就獎」肯定他的電影建樹,不僅實至名歸,也更具特殊意義。
  「特別貢獻獎」得主孫越先生,於1949年隨國軍到臺灣,並加入裝甲兵「水牛劇團」,從此開始演藝生涯。曾兩度獲得金馬獎,包括1969年以李翰祥導演的《揚子江風雲》,獲得第七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1983年以虞戡平導演的《搭錯車》獲得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除了在電影方面的傑出表現之外,孫越也以綜藝節目主持和電視劇演出屢屢造成轟動。在他演藝事業最巔峰的時期,他毅然宣誓將永遠奉獻擔任社會義工,並且規定自己一年中有八個月必須用於社會慈善工作。1989年為孫越從事演藝生涯四十週年,在拍完《兩個油漆匠》後,宣佈退出演藝界,此後只從事義務性演出。
  孫越已是兩屆金馬得主,但過去乃是憑演技受到肯定,這座「特別貢獻獎」是要向他長期獻身社會公益、無私無我、堪為所有藝人表率的愛心致敬。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