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台灣亮眼新科技應用,也能為憂鬱重症患者帶來治療契機?據估計,全台約有200萬成人籠罩在憂鬱症陰影中,秋冬時季節性憂鬱情緒特別明顯,Discovery頻道《聚焦台灣:走出憂鬱》就東、西方觀點探討憂鬱症的成因,從科學家、精神科醫師到明星與比丘尼,見證各行各業的人如何對抗這種遍及全球的情緒障礙,並首度介紹一種對抗重度憂鬱症的創新實驗療法:深部腦刺激術(DBS,Deep Brain Stimulation)為重症患者帶來的一線治療生機。
憂鬱症是遺傳疾病嗎?從基因可以看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聚焦台灣:走出憂鬱》從基因的觀點探討憂鬱症的成因,節目中並介紹一種對抗重度憂鬱症的創新實驗療法:深部腦刺激術(DBS,Deep Brain Stimulation),對於各種治療反應不佳,屬於較嚴重的憂鬱症/強迫症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
《聚焦台灣:走出憂鬱》也將帶領觀眾一探東西方對於憂鬱症不同的治療觀。中醫師李泓斌表示:「可透過脈氣診斷患者的情緒,再依據困擾的情緒以中藥、針炙或能量療法達到治療效果」。針對失眠而容易受憂鬱症所苦的民眾而言,治療師葉姿吟醫師建議運用「韓瑞克森肌肉放鬆法」,讓患者利用深層的呼吸達到放鬆和舒緩情緒的效果,進而減輕失眠的症狀,得到充份的休息放鬆後,也能改善憂鬱情緒。除了醫學療法外,輕鬆開心的情緒也是走出憂鬱的不二法門,愛笑倶樂部的笑長江有增說:「笑就像是瑜珈式的呼吸,讓身體和腦部獲得更多的氧氣,讓人感覺充滿活力和健康」。
藝人在舞台上光鮮亮麗,但是實際卻有許多人也深陷憂鬱症之苦,曾經因為生活、經濟和婚姻壓力而罹患憂鬱症的藝人蔡閨說:「心情差時,數度有輕生的念頭,還好撿回一條命。醫師也教我要開心、要笑,要用感恩的心來面對生活裡的每一件事,身為喜劇演員,我帶給別人歡樂,但別人的笑聲,其實也治療了我的病!」現場更拉開嗓門示範蔡閨式大笑,親自體驗大笑療法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