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國家地理頻道(台灣)全新戰爭系列節目新春搶先收看 一睹世界二次大戰的關鍵開端與戰爭狂人起落

分享 (圖/重返危機現場4珍珠港事變)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國家地理頻道(台灣)將在農曆年間的大年初五以全新《重返危機現場4:珍珠港事變》打頭陣,重新剖析70年前日本大膽奇襲美屬珍珠港的成敗得失,造就美國決定參戰的關鍵原因。並緊接著在開工首日的元月30日周一至周五平日晚間起推出最新戰爭夜「九點好漢在一班」《希特勒崛起》系列節目,包括台灣首播的《希特勒崛起:潛在威脅》、《希特勒崛起:走向戰爭》、《希特勒死亡集中營》與《獵殺希特勒大將》配合過去國家地理頻道最為膾炙人口的《二次大戰啟示錄》等相關紀錄片,針對史上最惡名昭彰的納粹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與其影響力嶄新獨家的珍貴畫面,帶觀眾一同重新探討當時的社會環境何以造就一代狂人傳奇一生的毀譽褒貶,千萬不容錯過。
  1937年起,全球逐步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起因來自當時歐、亞兩大納粹與軍國主義的瘋狂野心,德、日兩大主要強權以自詡光榮的民族性與海上資源掠奪等獨裁者的思想創造了二次大戰啟動的條件。國家地理頻道在大年初五晚間推出首波《重返危機現場4:珍珠港事變》的紀錄片,請到當時參與空襲的日本海軍飛行員竹尾四郎在片中現身說法1941年日本奇襲珍珠港行動的來龍去脈。另外,還有日情報專家簑原俊洋還原機密史實資料,解釋這場在戰術上成功勝利的行動為何注定悲劇收場的原因。國家地理頻道大年初五晚間七點將抽絲剝繭發覺這場關鍵事件的連鎖效應,揭開珍珠港事變致命時刻的真相。
  同一時期在歐洲蔓延數世紀的反猶太主義也正到達無可謁止的情緒操弄,標榜榮耀民族性的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引發了全球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恐慌之餘,國家地理頻道也選在元月30日起周一至周五平日晚間的「九點好漢在一班」全新戰爭夜推出最新《希特勒崛起》系列節目,還原從奧地利的無名小卒到成為德國著名的納粹獨裁統領希特勒,從奠定他對戰爭狂熱的思想脈落到冷血地率領德國人向猶太人屠殺的影響力做一個全盤性的再視與解析。
  追溯1914年希特勒25歲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他的藝術人生,對戰爭狂熱的他早先也為了逃避兵役離開家鄉奧地利跑到德國的慕尼黑,卻在當時社會環境瀰漫極端民族主義的情操感染,最終希特勒選擇參戰,而四年的軍旅生涯改變了他的一生。正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希特勒年屆30,他當時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繼續留在軍隊。當時德國境內初誕生的共和國正遭受一片上下馬克思主義者的共產革命運動,而負責控制共黨思想入侵的自由志願軍隊的上級長官們發掘希特勒對於反革命的熱情,他們賦予了希特勒一項任務,就是為了返德的軍人和戰俘實施「政治再教育」,此項任務奠定了希特勒成為「天生的演說者」,而希特勒的狂熱和民粹主義讓俘虜聽眾感同身受,希特勒向來也不負眾望所歸,他總知道聽眾想聽甚麼。



就在1920年8月13日希特勒以一場演說作為其政治處女秀,題目為「我們為何反猶太人?」對希特勒而言,答案是在一昧鼓吹猶太人導致德國敗戰的理念中,反猶太主義能吸引到好戰民族主義者的聚集,希特勒藉此成功煽動了右派極端團體的激進分子推崇他為領袖,吸引更多追隨者。他將當時的德意志勞工黨改成「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簡稱「納粹黨」。他憑靠他的激進主義讓該黨的成員在短短一年內從兩千人增加至兩萬人,並積極宣揚「汰弱扶強」的思想一展他對戰爭致勝的莫名狂熱。
  但在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關鍵性的成敗,莫過於1941年發生在珍珠港的日、美衝突。就在其爆發的11個月前,日本軍國主義高漲企圖建立橫跨中國、東印度群島和馬來半島的東南亞帝國。而為了要鞏固日本的作戰資源,當時擔任日本軍隊司令的山本以先見之明,預測美國海軍將會是摧毀日本戰爭的補給線,因此他認為只要能控制海路就等於控制了日本的命脈,所以他規劃了一場偷襲珍珠港的行動以為先發制人的一擊可以瓦解美國軍隊的鬥志。殊不知山本卻失策地以偷襲「不要攻擊燃料油庫」導致這場行動功虧一簣。若是當時日本空襲攻擊了美軍的儲油庫,可能使美軍戰力倒退兩年,二次大戰的歷史極有可能改寫。但山本司令卻為避免濃煙導致能見度降低使會抵銷日軍的制空權的考輛,導致日本舉國一步步陷入無從想像的危急災難中。
  國家地理頻道元月27日晚間七點《重返危機現場4:珍珠港事變》與30日起周一至周五晚間九點全新戰爭系列「九點好漢在一班」《希特勒崛起》邀觀眾探視全球陷入二次世界大戰的漩渦的起承轉合,最膾炙人口的珍貴戰爭紀錄片,您千萬不容錯過。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訂閱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