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WoNews】國家地理頻道爬蟲類動物專家-布萊迪‧巴爾(Brady Barr)博士,睽違台灣6年後,特別於今年3月再次造訪台灣,這次擔任國家地理頻道保育大使,繼續推動他的保育理念,也為他所主持的的第七季《動物零距離》,不久之後將於國家地理野生頻道(Nat Geo Wild)、國家地理頻道等國家地理家族頻道播出而暖身。他強調孩童教育是關鍵,分享他在哥斯大黎加成功與孩童進行小鱷魚的野放活動並協助學童瞭解鱷魚對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也談到首創偽裝動物進行研究計畫的絕妙點子想法,來自七歲童。
國家地理頻道保育大使-布萊迪‧巴爾,投注超過20年,跑遍五十個國家,近身研究各種兇猛爬蟲類動物,是全球知名的爬蟲動物學家,更是全球在野外捕捉和研究所有二十三種鱷目爬蟲類動物的第一人。國家地理頻道電視特輯《動物零距離》系列之相關研究鱷魚紀錄片,均深受全球觀眾的喜愛,其中,《動物零距離:捕鱷記》追蹤記錄了巴爾三次捕捉鱷魚行動:在婆羅洲的一隻假食魚鱷,在中國大陸安徽省的一隻揚子鱷,以及呂宋島的一隻菲律賓鱷,即在讚揚這項歷史性的成就。
擔任國家地理頻道動物保育大使的巴爾,來台倡導保育的重要性,他表示孩童教育是關鍵。他特別分享他在哥斯大黎加成功與孩童進行小鱷魚野放活動的經驗與成效。當初因為哥斯大黎加的鱷魚遭到居民視為危險動物而殺害的情形日益嚴重,請來巴爾進行保育教育行動,在屢勸成人未見顯著成效下,巴爾想到了從小朋友做起的計畫,於是,學童每人拿到一顆鱷魚蛋,從孵蛋、小鱷魚誕生、觀察鱷魚、飼養鱷魚、進而在適合野放的時機進行野放,同時協助學童瞭解鱷魚對生態系統的重要性,這些孩童還會回家教育家長們,強調鱷魚對於生態的重要性,不該濫殺,顯著改善了當地居民的觀念,這是一個非常成功、卓越的保育計畫案例,廣為許多媒體所報導。
巴爾在研究的傲人成就外,首創偽裝動物來研究動物,也是巴爾獨到之處。巴爾率先偽裝鱷魚,套進鱷魚裝,跟著鱷魚趴在地上行走、混進鱷魚群中,近身研究瞬間可將人咬成兩半的兇猛鱷魚,巴爾坦言心臟要夠強。除了擔心鱷魚發現造成的危險,更擔心河馬的攻擊。談到河馬,大家都認為河馬要比鱷魚可愛,但,巴爾表示,嘴巴咬合張力最大、超長尖牙、動作迅速猛烈、地域觀念最強的河馬,它的殺傷力,可是動物之最。偽裝成河馬,貼近河馬進行研究,讓許多動物學家也驚嘆巴爾的超強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