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片提供:南方島電影/【花漾劇照】-網友眼尖抓包一位婦人抱著小孩,堅信陳意涵劇中仍活著)
【WoWoNews】古裝華語電影《花漾》自上映後,不論是劇情鋪陳、角色個性、演員演技都掀起一波討論熱潮。其中觀眾們討論最激烈的就是結尾:「刀疤」救起遭流放的「小霜」,兩人雙宿雙飛,最後一幕卻是「刀疤」獨自走上碼頭望向海邊,不見小霜,兩人生死成謎。有粉絲篤信真愛看了6遍,堅信兩人幸福結局,導演周美玲表是:「留給觀眾們自己想像。」網友更對《花漾》片中出現南北腔、海爺與芙蓉戀等等劇情有諸多討論,也有許多人看完之後對劇中陳明章的音樂、萬芳的歌聲,以及台灣的動畫水準等等讚嘆不已,導演周美玲對各方意見都表示虛心接受,她透露自己導演創作守則第一條:「創作,就是不斷給自己找麻煩。」大膽嘗試台灣電影的多元性,從特殊化妝到動畫特效堅持「台灣製造」,盼留住台灣人才。
2013年1月4日唸起來諧音,正好是愛妳一生一世,與《花漾》不斷反覆訴說的真愛主題契合,導演及演員出席每場《花漾》映後座談時,觀眾互動反映頻繁,最常問導演自己到底「相不相信真愛?」導演當場反問一位男觀眾,結果男觀眾笑說:「我老婆就在旁邊,所以我相信。」全場笑成一團。也有觀眾好奇結局-刀疤和小霜到底生或死,導演周美玲在現場詢問觀眾,超過半數的人選擇相信兩人活著,陳意涵自己則認為小霜已死,還說:「說只有黑暗的人才會認為小霜死了。」有香港的粉絲現場表示自己看了6遍,她相信兩人還活著,她說她看到結局一幕雖然只有幾秒,但發現兩人疑有2個小孩,導演笑說:「妳看得真仔細。」也因此,網路上看過的網友紛紛流傳著霜刀戀之後有小孩的傳說,至於是否真的有,就看觀眾自己怎麼解讀了。
《花漾》中演員皆以原音演出,讓觀眾頗為好奇導演的用意,導演周美玲表示:「《花漾》故事是在一座島嶼發生,就像台灣或者香港一樣,不就是來來往往的人們,充滿著南腔北調嗎?我希望電影中所保留的生活感。尤其海島上多元文化、多元腔調,實屬自然,所以我不讓「花漾」主角們採行配音,要求演員們自己原音呈現,只為電影更貼近真實,也希望觀眾能享受演員們原汁原味的表演。」至於片中的主題曲以閩南語唱出,許多觀眾不理解,但導演說明,只要了解南管的人都知道,南管原本使用的語言就是河洛話,也就是像閩南語的語言,這樣的地方戲曲就像豫劇、粵劇一樣,都是使用當地的語言。《花漾》也是企圖把南管這樣逐漸凋零的地方音樂再度藉由電影為人所知並且流傳下去。
而《花漾》大量的特效鏡頭,為台灣電影及台灣動畫後製團隊創造可能性,導演周美玲表示《花漾》應該是繼《賽得克巴萊》以來,特效鏡頭數量最多的一部台灣電影。但過去台灣電影只要特效量超過百顆的,大多選擇往外尋才,找北京、香港、韓國團隊來製作特效。導演選擇與台灣肯特動畫團隊合作,肯特從拍攝階段就緊迫盯人,剪接階段,優先將特效鏡頭定剪,更動員奇銳科技、砌禾數位動畫、中影公司、國家高速網路運算中心的優秀後製人才一同齊心努力,歷時8個月,特效鏡頭達陣率百分百,連資深剪接師都讚說:「碰過太多電影,因為特效來不及完成,最後關頭都必須再做修剪,這對電影後製來說,幾乎是必定會發生的事。」但是,花漾竟然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