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臺博館鐵道部園區「臺灣林業鐵道」與「銘刻時間」開展

分享
((右起)羅東林區管理處長蕭崇仁、林務局森林育樂組長翁儷芯、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國立臺灣博物館長洪世佑、「異論現代—銘刻時間」策展人慕思勉、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

【WoWoNews】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今(28)日於鐵道部園區舉辦「臺灣林業鐵道—駛入百年森光」及「異論現代—銘刻時間」兩檔特展開幕典禮,探究臺灣現代發展過程中,曾經綿延在高山上、累計達數百公里的林業鐵道,以及臺灣社會「時間」觀念的形成與影響,期待與觀眾一起體察臺灣深厚的文化底蘊,重溫歷史時光。展覽自即日起至2023年10月15日於臺博館鐵道部廳舍1樓及2樓特展區展出。

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洪世佑、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組長翁儷芯、銘刻時間策展人慕思勉、羅東林區管理處處長蕭崇仁、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副處長周恆凱、蘭陽博物館館長陳碧琳、國立故宮博物院主任秘書卓琇琴等共同出席與會。
(「異論現代—銘刻時間」策展人慕思勉(右)向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導覽展區)

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表示,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臺灣近兩百年有四大產業,包含礦業、糖業、鹽業及林業,而林業可說是上天賜予臺灣重要的資產。其中阿里山鐵道是臺灣林業鐵道發展最重要的,除了林業發展,也有原住民文化及鐵道文化發展等。目前文化部也組成專案小組申請阿里山林業鐵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希望將來能在全世界發光發熱。

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組長翁儷芯表示,林業鐵道不僅只是木材的運具,其所彰顯的更是臺灣當時的工業技術。臺灣林業政策在1980年代後期從伐木、造林的傳統經營型態轉型為生態保育、永續發展的經營策略,而林務局近年也透過阿里山軸帶重塑計畫,梳理林業產業發展,重現阿里山百年林業的文化地景。
(「臺灣林業鐵道—駛入百年森光」展區設有流籠意象裝置,供民眾體驗林廠員工的日常搭乘風景)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鐵道部園區以「臺灣現代性」為展示核心,聚焦於多元文化面貌,呈現臺灣現代化過程中對社會的影響,並與民眾生活記憶連結,詮釋臺灣自然生態、環境及人文歷史發展的當代議題,期成為提供觀眾反思歷史與多元文化的場域,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

「臺灣林業鐵道特展」將會解答巨大的阿里山巨大的檜木,是如何用火車運下山的。臺灣從二十世紀初開始以現代化的方法,有計畫地砍伐高山林木及興建運材鐵道,全臺各地的高山運材鐵道累計長達數百公里,這個曾經輝煌發展的產業,是臺灣現代化進程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其中,阿里山鐵路於1912年底通車,是臺灣最早興建、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林業鐵道,已由文化部於2019年登錄為臺灣第1處「重要文化景觀」。而風光一時的林業與林鐵,在1990年代禁伐之後陸續落幕。

本特展將展出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林田山等六條林業鐵道系統,說明臺灣林業的發展背景、特殊的路線設計和運材技術,已然消逝的山中林場聚落生活樣貌,以及未來生態與文化保育之路如何前進等議題,期與觀眾一同深入山林,共同珍視林鐵百年時光所蘊含的價值及意義。

「異論現代:銘刻時間特展」延續2020年鐵道部園區開館特展「異論現代:1935年臺灣博覽會」策展思維,以「時間」為主題,1930年代為背景,探討現代時間制度引入臺灣後所帶來新的生活規律與城市運作。今日我們已熟悉從手錶、手機得知時間,但人們是如何接受現在的時間觀念與制度?生活在各種時間刻劃的日常,時間是枷鎖抑或自由?此展邀請觀眾探索1930年代人們在勞動、學習、消費、休閒育樂的生活日常,反思今日對於進步的理解與生命意義的追求。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訂閱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