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一隻臺灣黑熊之死》完整回顧救援野放歷程全公開 省思人熊關係

分享
( 東卯山黑熊在大籠舍 棲架上正面坐著(特生低海拔 劉立雯 提供))

【WoWoNews】牠曾奔跑於山林,也曾誤入果園,甚至曾侵入民宅,引起軒然大波;這是一隻臺灣黑熊與人類相遇的故事,記錄東卯山黑熊,其兩度救援、野放、最終遇害的完整過程,由農委會林務局製作的生態人文紀錄片《一隻臺灣黑熊之死-711 / 568的人間記事》,於今(27)日發表,並將在112年1月1日元旦於臺中科博館首映,1月14日也將在林務局國際會議廳舉辦特映,邀請國人了解東卯山黑熊回歸山林的坎坷歷程,並思索人熊的理性相處之道。

編號711/568的大公熊原為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107年11月繫放研究個體,109年10月1日在臺中東卯山中陷阱獲救,進入人類社會的視野。自109年10月至111年5月間,牠歷經2次中陷阱、救傷、癒後野放,最終仍不幸遇害。林務局表示,由於在黑熊救援開始,該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即委託道綺全球傳播有限公司進行影像記錄;東卯山黑熊遇害後,林務局內部決定透過將其遭遇之完整歷程以紀錄片方式忠實呈現於大眾面前。除了參與救援、照養、野放過程的現場人員心情故事,與各公私部門人員在其中為臺灣黑熊保育努力的身影;也透過山村居民的視角,帶出人熊該如何理性互動的省思。

本片導演顏妏如表示,團隊主要從「真實守護711/568臺灣黑熊的人們」的角度來製作本片,拍攝過程最感動的是,即使這隻黑熊總在特定節日(中秋節、農曆新年)出沒人間,即使牠頑皮得讓人非常困擾,即使這個過程無常到不知何時才能告一段落,但大家從未放棄,盡力守護牠到最後一刻。

山是家,也是牠的家

109年10月1日中秋節,東勢林管處獲報,位在臺中市和平區東卯山的甜柿園裡,一隻臺灣黑熊疑似在穿越果園圍籬時誤中俗稱「山豬吊」的套索而受困。臺灣黑熊並非果農的目標,農友詹東運說:「一群15到20隻的猴子,一天之內可能讓甜柿損失1萬顆,山豬甚至把整個果樹都壓毀,農民不得不去買獵具,保護農作物。」山野間的村落是人類的家園,同時也是臺灣黑熊的活動範圍,野生動物保育、果農的生計,能找到平衡點嗎?此片不僅呈現保育人員的心聲,也帶入果農及山村居民的觀點。

給牠回到山林的機會

在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照護下,109年12月3日,編號711的東卯山黑熊野放於雪山坑溪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未料,不久後牠便往桃山部落移動,甚至進入工寮、開冰箱覓食,110年1月23日在一處竹林裡再次中陷阱受傷,回到特生中心接受照護。林務局召開多次專家會議,最終決定再給牠一次野放的機會,惟當地多數居民雖樂見711回歸山林,卻擔心野放後會再次發生滋擾,經問卷調查、專家會議評估後,決定「異地野放」,選擇了林相完整、食物充足、遠離農地聚落的南投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111年4月12日,711換上新編號568野放,但不久後即離開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並持續往北移動進入南投仁愛鄉山區。林務局動員東勢林管處及南投林管處日夜監控、應變戒備,無數次的緊急會議,東卯山黑熊卻在5月6日於武界山區訊號消失,經持續搜索,5月9日在南投武界山區發現被掩埋的568遺體,所有為讓牠回歸山林而努力的工作人員遭受到巨大的打擊。

建構理性人熊關係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經過南投地檢署偵辦,2名武界當地的獵人因為發現黑熊受困於其所設置的陷阱,擔心因此遭受法辦,索性將568殺害並掩埋企圖滅證,涉案3人因而遭到起訴。如果獵人在發現誤捕黑熊時能立即通報,便不會受罰,568就能逃過死劫,但這需要獵人對政府有完全的信任,以及主流社會對原住民傳統狩獵的理解與包容,因此我們要努力的事還有很多,包含持續推動原住民狩獵自主管理,以重振原民文化的保育永續精神;宣導以能防止誤傷非目標物種的改良式獵具,取代傳統套索;也要讓更多民眾與獵人知道,因防治農損或傳統狩獵而誤捕黑熊時,只要立即通報、協助救援,就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對於商業性狩獵,則會與警方共同加強查緝。此外,林務局已於今年9月將臺灣黑熊納入「生態服務給付」的對象,以生態薪水鼓勵山村部落居民守護黑熊,評定13縣市60鄉鎮為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適用區域。

《一隻臺灣黑熊之死-711 / 568的人間記事》紀錄片除了將於科博館首映與林務局特映,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也將搭配黑熊保育宣導,至全臺黑熊分布熱區的重點山村部落舉辦放映活動,讓民眾更了解黑熊救傷通報、狩獵自主管理及改良式獵具使用等議題,期望藉此扎根保育,建立人熊理性共存關係,歡迎有興趣民眾至臉書「林務局─森活情報站」專頁查看放映資訊。為使影片能充分發揮其價值,有公益播放需求的公私部門,林務局也願意無償授權提供播映。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訂閱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