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低IQ時代》的主要觀察,是指在金融危機下,現在「集體IQ」高之國家的優勢消失,正是過去處於「失敗」地位的國家的大好機會,但是我們掌握機會了嗎?加上老是念錯字、亂用成語的官員、網路找不到答案就放棄的年輕人、對自己低金融素養毫無覺察的成人、愚蠢搞笑節目收視率超高、越來越多的猜謎節目與綜藝節目,使得觀眾放棄思考問題……產生低IQ現象。
就連監察院長王建煊也曾表示「現在公務員裡一大堆笨蛋,藉口一堆,卻不會解決問題」。大前研一在《低IQ時代》更說:「不思考的人,能夠渡過危機嗎?」
大前研一認為網路與行動電話對促進人類生活的進步有極大貢獻。人類不可能再回到沒有電腦、手機的時代,認為網路會帶給孩子不良影響而儘可能不讓孩子接觸網路,這樣只會讓孩子思想落伍,無法適應21世紀的社會。應該要「升級」進入下一個階段:人人學習以資訊為後盾,做一個聰明人不再受大眾傳媒的偏見所左右。
「教育」的不二法門就是給孩子一個智慧的環境,養成他們深層思考的好習慣,只要學會「靠自己思考」,就算沒有淵博的知識,踏入社會之後也可以一路順利走下去。
大前研一認為一個有「思考能力卻知識不足的人」和一個「沒有思考能力卻被塞滿知識的人」,誰能在21世界生存?答案顯而易見。「思考就從懷疑開始!」大前研一說,唯有發揮「提問能力」保障自己的生活,並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唯有如此才能夠尋求社會整體改變。
《低IQ時代》要提醒的是再次覺悟到「思考的重要性」,並且掌握住「思考」的幾個提示。不要害怕和別人不一様。世界的變化是急遽的。當大家懂得思考「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的時候,大家的明天也就會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