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賦予漂流木生命 【漂藝˙拓夢~漂流木創意大賞】即期展出

分享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一塊漂流木,承載著光陰與夢想,記錄著土地與時光的流轉,見證著大自然的變幻。臺北縣政府要將美學能量,透過藝術家的巧思,重新賦予漂流木生命,以地景藝術的方式詮釋人文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漂藝˙拓夢~漂流木創意大賞】本週六(4/17) 於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陽光廣場舉辦盛大的開幕典禮,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局長卿敏良,與8位參與創作的藝術家們,齊聚到場為本次活動宣告開場。典禮以極具震撼感的泰雅族打擊樂揭開序幕,有力的節奏音律,象徵漂流木的堅忍與大氣。而名為「春幻」的現代舞劇,則是舞出漂流木的柔韌與優美。現場以漂流木堆疊成一件象徵「帆船」意象的作品,由卿局長及參與本次活動的藝術家手持漂流木,共同完成漂藝船帆,意喻夢想遠航,縣府要以人文藝術墾拓臺北縣成為美學之都。
  本次的漂流木創意大賞共計邀請國內外11位藝術家,創作出14件作品。以「墾拓」為意象核心,採「墾拓的歷程」為發想軸線,展延出不同形式的漂流木創作,營造人文考古的氛圍,並以先民屯墾的要地-淡水河流域為展覽場域,串連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陽光廣場、八里左岸公園與淡水觀潮藝術廣場三個展覽場域,演繹出「墾拓的歷程」:發現與冒險、開拓與延續、回歸與融合,三大展覽主軸。本次縣府邀請到多位知名藝術家,包括:貝馬丁(Martyn Barratt)、巴勤發、吉田敦、阮文盟、林仕欽、施振木、許錦文、曾俊豪、撒列瑪勞‧吾由、蔡根、賴永興,跨越國籍與文化的藩籬,透過多元的視角,記錄這塊土地與人文藝術之間綿密的牽絆,以不同的思維與風格激盪出每件作品的精彩演繹。
  開幕現場也搭配周邊推廣活動,包括漂藝手作DIY活動、朽木可雕也創作分享談,以及如木(沐)春風巴士導覽。透過專業導覽,除了讓民眾深入了解每件作品的創作理念外,同時飽覽淡水、八里的自然歷史人文景緻。為了讓民眾能夠體驗藝術創作的歷程與精神,在4/17~5/14為期一個月的展覽期間,每個周末皆舉辦不同主題的推廣活動,帶領民眾從不同的面向去認識、親近漂流藝術,豐厚生活的能量。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訂閱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