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行政院文建會推動社區營造政策已歷時16年,即將邁入第17年。長期以來,文建會透過文化的力量,強調由下而上、民眾自主及居民參與的精神,希望能喚起民眾對於家園及地方文化的重視,進而主動維護及參與文化推廣工作。
為能持續推廣這個理念,並呈現文建會推動社區營造的歷程發展與點滴,文建會特別於今(10)日在台北市西門紅樓舉辦「《最小的無限大-文建會社區營造紀實1994~2010》新書發表暨社區小型展示會」,現場除了文建會主任秘書蔡湘及商周編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王學呈總經理蒞臨,也有遠從台灣各地前來的社區代表,如宜蘭縣港邊社區、彰化縣永樂社區及台中市楓樹社區等,共同分享這段成果。文建會蔡主任秘書表示,今日所看到社區營造的成就,從政策的推行到在地的實踐,都是集眾人之力共同努力而成。
目前各部會也有許多資源投入社區,讓社區發展越來越多元,也代表政府對於社區的重視。文建會未來將持續走訪各地社區,傾聽更多民眾的聲音,持續推廣台灣在地文化。商周王總經理也表示,台灣的文化因為有社區的力量而更為細膩,面對現在兩岸文化的交流,更可以展現出台灣的軟實力,在在都肯定了社區長期耕耘的成果,也期望未來能持續努力。
本書除了社造政策歷程的紀錄外,也特別收錄了15個長期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的案例,如一群不老英雄共同努力打造的彰化縣永樂社區;從一頭水牛開始,擴展至農村美學發展的台南縣土溝社區;用藝術嘉年華方式來點燃社造之火的台北縣夢想社區;打破公寓大廈的冷陌感,擁有強烈凝聚力的台南市長榮社區;及因為九二一地震,讓社區重新找到與自然共生方式的桃米社區等。文建會主任秘書蔡湘並表示,本次收錄的15社區只是拋磚引玉,在台灣各地還有許多精彩的社區故事及成果,未來希望也有更多機會介紹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