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文建會「原住民文化資產潛力點」推薦名單出爐

分享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保存台灣原住民文化資產,一直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關心的重要議題。文建會所屬文資總處特別辦理「台灣原住民文化資產基礎文獻調查研究計畫」,整理出154處原住民文化資產潛力點,今(22)日假文建會藝文空間舉行名單公佈記者會。
  文建會所屬文資總處主任王壽來表示,原住民不管是有形還是無形文化資產,都很珍貴,是台灣文化的瑰寶,感於台灣原住民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及急迫性,特別辦理「台灣原住民文化資產基礎文獻調查研究計畫」,針對台灣原住民有形、無形文化資產潛力點進行一次總點名的工作。該計畫已於今年7月完成,提出的潛力點推薦名單分別為:有形文化資產127處,無形文化資產27處。這份名單是台灣原住民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推動的重要參考資料,希望能作為未來縣市政府登錄文化資產時的考量依據。
  「台灣原住民文化資產基礎文獻調查研究計畫」由東海大學關華山教授及台北藝術大學王嵩山教授共同主持,為期一年,對泰雅、賽夏、布農、邵、鄒、排灣、魯凱、阿美、卑南、雅美、噶瑪蘭、太魯閣、撒奇萊雅、賽德克族等14個原住民族群,採取以「基礎文獻蒐集」為主,「現地調查」為輔的方式,描繪出原住民文化資產整體的輪廓,再針對不同族群、特定區域和文化資產項目,進行深入調查,提出原住民族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的潛力點,並研擬短、中、長程的保存策略。
  14個原住民族群中,截至99年11月底為止,業經中央與地方政府指定、登錄的有形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文化景觀,以及各族的無形文化資產項目,原住民有形文化資產部分:國定古蹟1處(魯凱族好茶舊社)、歷史建築9處、聚落1處、文化景觀3處、遺址1處;原住民無形文化資產則有14件。文建會全面普查後,推薦保存的有形文化資產有127處,無形文化資產27處。文資總處已將原住民文化資產潛力點推薦名單函送各縣市政府文化單位,請各級政府就短程名單,著手彙整資料提報相關調查研究計畫,進行候選文資項目的指定、登錄準備作業。
  文建會於2009年推出18處世界遺產潛力點,其中「有形文化資產」部分,包括︰卑南遺址與都蘭山、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屏東排灣族石板屋聚落等三項,均屬台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2010年10月文建會再推出1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潛力點」,原住民之「泰雅族神話傳說」、「布農族歌謠」、「阿美族豐年祭」、「賽夏族矮靈祭」亦入選其中。顯見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已逐漸展現其迷人的魅力。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