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2011年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森林年,鑒於越來越嚴峻的國際森林形勢,森林的永續發展問題在今年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了進一步弘揚國際森林年「森林為民」的主題, 喚起公眾生態保護意識, APP中國總部在其最新發佈的「綠色承諾」2011年第一季度報告中指出,大力發展人工林,透過科學經營不斷創造森林資源,是林業永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在國際森林年,APP將以「你用紙,我種樹」為主題,宣導社會共同關注林漿紙業的永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遷成為全世界環保焦點,森林問題也倍受關注。一方面,森林面積減少、森林退化加劇等,全球森林問題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木材供需矛盾的議題有增無減。森林不但要為全人類提供一個生態穩定的生存環境,還要滿足不斷增長的工業發展和經濟生活,對木材和非木材森林資源的需求。
那麼,如何面對挑戰,實現林業的永續發展呢?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科學發展人工林、實現森林資源、主動培育,既能解決林產品短缺的矛盾,又能間接保護天然林,是林業永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人工林的發展,中國大陸也不例外。儘管中國人工林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但森林資源依然面臨著日益沉重的壓力。不僅如此,目前中國人工林還存在單位產量低、林產品加工沒有形成完整產業鏈等問題。因此,在中國發展人工林也被賦予了另一層戰略意義,即透過打通完善上下游產業供應鏈,改變中國在木材上大量進口,對外依存度過高的局面,為產業升級助力。
以APP所在的林漿紙業為例,透過種植人工林和科學化的經營管理,一方面,增加了森林固碳,加強了生態建設;另一方面,緩解目前中國造紙產業對進口漿原料的嚴重依賴,減少國際木漿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APP在中國的長期實踐,證明了可持續的林地經營,可以有效提高木材生長量,達到經濟和生態效益的雙贏。APP以「依法營林、科技營林、生態營林、和諧營林」為理念的獨到營林實踐,以及APP在維護林區和周邊社區良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積極推進中國林漿紙一體化進程,實踐綠色循環作為自身使命,促進人與自然、工業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APP中國地區發言人表示:「 隨著社會用材需求的劇增,以及對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森林資源面臨著日益沉重的壓力,種植人工林可以創造林業資源,有助於工業用材林和生態林的分類經營,減少對天然林的採伐。而科學發展人工林是實現林漿紙一體化的龍頭,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在人工漿紙林可持續發展方面,APP注重林地長期生產力的保持和維護,採取科學、合理的生產措施,不斷滿足當地生態平衡的要求,有效預防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努力做到林業生態和林業產業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