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臺博館歡慶建館103週年館慶 感謝各方支持

分享 (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致詞)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文建會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5 月28日歡慶建館103週年,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臺博館歷任館長、及文化界、學術界、企業界、歷屆資深退休館員等貴賓均親自出席典禮觀禮。盛主委並代表臺博館頒贈感謝狀給多年來協助創造更多文化知識資源之有特殊貢獻團體暨人士,包括拍攝臺博館建館一百週年「百年物語」紀錄片之製作團隊、捐贈「二次戰後臺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之前輩建築師、辦理「好時光公共藝術節」之策展團隊、捐贈典藏品之私人收藏家、暨認捐收藏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銅牛雕塑之企業團體等。
  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表示,在生日的時候,如果可以用感恩的心情去細數人生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事,是過生日非常有意義的一種作法。國立臺灣博物館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把臺灣自然史的相關典藏做非常完善的保存,也希望對歷史的傳承,對土地的認識可以透過博物館一代傳一代。
  盛治仁在歡慶103歲生日的今天,特別致贈感謝狀給四個方面長期支持與協助博物館的對象。第一個是「百年物語」的紀錄片,不管是拍攝團隊,或紀錄片中的先進,辛苦的蒐集當時臺灣自然史的資料,讓臺灣今天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第二個感謝臺博館對經典歷史建築設計圖的徵集,也感謝眾多建築師無私捐贈自己的蒐藏,與大家分享,讓更多人可以從中學習、反省與展望未來;第三個則感謝「好時光公共藝術節」的策展團隊和參與的藝術家,這幾年臺博館積極走入社區,突破傳統博物館經營的方式,將古蹟公共藝術的概念從臺博館的區域中落實,讓藝術不只是在博物館中,更可以走出戶外,走入廣場,走入社區,讓更多人一起參與。
  臺博館館長蕭宗煌表示,西元1908年創建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未來除了承繼傳統任務使命之外,同時也希望能開啟新世紀文化的新局,繼續帶領民眾藉由博物館來瞭解與認識臺灣這塊土地的發展軌跡與面貌;一方面由文建會編列預算修復和管理重要古蹟建築,一方面創造首都核心區以博物館設施為主軸的多元文化空間,以厚植臺灣深一層的文化價值,展現文化臺灣生命力。他期盼國人能開始透過博物館櫥窗來觀看、凝視臺灣的土地與生活,學習、理解關於臺灣的族群、歷史,生物與自然的知識,並關心博物館未來即將跨出的步伐,持續給予臺灣博物館更多的期許與祝福。
  博物館是各國文化國力的代表,國立臺灣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座自然史博物館,建築形式典雅磅薄,是一座美麗的國定古蹟,過去大家對臺博館的建築較為熟悉,但其實臺博館最大的資產是珍貴的館藏,尤其是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為了瞭解臺灣、統治臺灣,透過無數的學者專家以探險調查的方式,於全臺各地採集與蒐藏的自然史與人類學標本,成就臺灣自然與物質文化學術研究的開端,因此製作臺博館「百年物語」紀錄片,將這段歷史忠實的呈現,讓國人更進一步了解臺灣的自然史。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