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為紀念五四運動而舉辦的五四文藝節至今已堂堂走過六十一個年頭,在建國百年之際,中國文藝協會也將在明(5/4)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行五四文藝節慶祝大會暨第52屆「中國文藝獎章」頒獎典禮,今年共有20位藝文界傑出人土獲獎,包括周夢蝶、李義弘、郭芝苑等3位榮譽文藝獎章獲獎人,及楊敏盛、顏艾琳、龍影、釋惠敏法師、楊世傑、吳漢宗、李國坤、洪東標、楊奉琛、林國山、徐曼妮、何鴻棋、曾照薰、楊宇敬、石光生、劉重威、李元凱等17位文藝獎章獲獎人,表揚其在文學藝術領域的耕耘與付出。
五四文藝節走過一甲子,中國藝文藝協會理事長愚溪表示,「去年我們慶祝文協成立一甲子,今年又欣逢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去年我們將全國文藝節慶祝大會下鄉移師到花蓮,今年我們選擇與國家圖書館合辦。一甲子我們的理念是回歸純然樸實的藝術生活,甲子後應是再一輪新生,我們選擇人們最愛閱讀的好所在──國家圖書館,象徵閱讀的重要與榮耀。」
愚溪表示,文協處在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的未來時空中,是一甲子後再一輪的新生,我們應該認真的思考在未來所應扮演的角色。整個世界在時間的洪流中隨時都瞬息萬變,文協如何從世紀的轉變中找到自己,證實自己的存在,這是文協成員共同的責任,也是文藝界所有人共同的使命。如何以詩歌來歌詠,使人們降低對物質需求而不被物質所束縛,自我提昇到樸實藝術的層次,使人們的心靈更豐富,精神生活更富足。
今年榮譽文藝獎章共三人獲獎,小說獎得主周夢蝶,高齡九十歲,本名周起述,因嚮往自由以莊周夢蝴蝶的故事為靈感將筆名取為夢蝶,第二本詩集《還魂草》一問世便受到廣大的矚目,奠定其在詩壇崇高地位。他用生命創作,將感動化為文字,感性的滲入宗教,作品頗富禪理哲思。美術獎得主李義弘是享譽國際的水墨畫家、攝影家,水墨作品融入攝影觀點,讓其構圖技巧由別於其他畫家,展現獨特風格。音樂獎則由曾榮獲第13屆金曲獎終身特別貢獻獎的郭苑芝獲得。歷年來作品獲獎無數,作品囊括歌劇、管絃樂、室內樂、鋼琴曲、交響樂等。他是台灣音樂創作的先驅,不僅是首位完成正歌劇的編曲者,也是第一位發表管絃樂曲及鋼琴協奏曲的全方位作曲家。
今年文藝獎章得獎者也各各大有來頭,文化教育獎頒發給投身於教育多年的惠敏法師,現任法鼓佛教學院校長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致力於文化藝術,禪思哲學的推廣,在佛學研究及教育領域中富有聲譽。文學創作散文獎由筆耕四十餘年的楊敏盛(阿盛)獲得,著有散文二十多部,長篇小說《秀才樓五更鼓》等多篇作品更收錄在高中及大學國文選教材。阿盛的作品雅俗共賞,不矯揉造作,是台灣最純正的在地文學。音樂獎演奏類頒發給新生代笛子吹奏家徐曼妮,自幼習樂,擅長各式橫吹木管樂器,曾赴蒙古、印度、斯洛伐克、匈牙利、北京等各國表演,並曾於多國元首前獻藝,佳評如潮。
在歡慶建國百年之際,文協走過一甲子後,新的一年,五四文藝節慶祝大會承襲其悠久的歷史及傳統,簡單而隆重,還原最初對藝文的熱愛。愚溪深切期盼在這塊老招牌之下會有再一輪新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