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20年後,是西元2030年,現在10多歲的國小學生,那時正處於人生黃金關鍵年齡。這些臺灣小樹苗的心中,希望擁有怎麼樣的未來臺灣?
今年適逢建國一百年,是中華民國邁向未來的瞭望台。從民國一百年出發,該如何凝聚各界共識,描繪願景與想像?這是此次文建會舉辦「願景2030」系列活動最重要的中心思想。因此「願景2030」共針對臺灣12項重要議題,包括國際、兩岸、政治、經濟、環保生態、科技、媒體、觀光與休閒生活、教育、娛樂、文化與藝術及社會,舉辦12場大型公開論壇。首波論壇於6月11日(星期六)正式登場,在開幕式上,除邀請蕭副總統蒞臨致詞,文建會特別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學生,發表對於12項主題的願景與想像。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副董事長蔡詩萍、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CEO王力行(媒體組召集人)、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祖嘉(兩岸組召集人)、蔣經國基金會執行長朱雲漢(國際組召集人)、台灣大學行政副校長包宗和(政治組委員)、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文化與藝術組召集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社會組召集人)、大小創意齋有限公司創意長 姚仁祿(媒體組委員)亦蒞臨會場。
文建會盛治仁主委表示,夢想,是推動人類文明前進的主力。今天的臺灣正處於迫切需要下一階段目標的關頭,過去我們靠著經濟硬實力、民主軟實力,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可是未來臺灣新的競爭力在哪?我們應該深化原有的優勢?還是全力發展新的面向?這都需要深思。「願景2030」系列活動,希望藉由集體智慧,共同勾勒出臺灣未來的願景與方向。100年前,一群有夢想的年輕人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才能享受現在的民主自由,建國100年是一個可以反省過去,珍惜現在,思考未來發展的好時機。文建會除了辦理一次性慶祝活動,也規畫可以深刻思考的活動,此次12領域的召集人以及委員涵蓋社會菁英,深入探討臺灣的未來,今天為第一場邀請民眾一同參與的公開論壇,通過思辯的機會,共同擘畫臺灣未來。
蕭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希望大家共同為未來20年後的藍圖努力。今年適逢建國一百年,讓大家可以回顧國家過去一百年來的艱辛歷程,並在這一百年的基礎之上,建構下一個一百年的未來。接下來的20年,將是建構下一個一百年重要的依據,希望20年後,能留給下一代一個美好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