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聽見和平─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和平祈福日」8/23敲響金門和平鐘

分享 (圖/副總統蕭萬長(右三)與來賓合影)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為彰顯我國一百年來致力實現和平的全民信念,將於8月23日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舉行「聽見和平─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和平祈福日」活動。副總統蕭萬長在今(27)日的記者會中宣示舉辦「和平祈福日」的意義,在於將過去戰爭的記憶,轉化成對未來和平的展望,並發揮台灣人善良的天性,用微笑分享美好,以「台灣和平經驗」傳承喜樂。
  「聽見和平─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和平祈福日」國際記者會今天下午在總統府舉行,除了副總統蕭萬長、文建會主委盛治仁之外,還包括「聽見和平」系列活動的其它相關縣市代表:新北市副市長許志堅、金門縣長李沃士、連江縣縣長楊綏生、「金門和平鐘」設計師姚仁喜、佛光山慧傳法師、台灣各宗教界領袖代表等。會中並公布了「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和平鐘」的設計理念,和「和平祈福日」全球敲鐘串連熱烈響應的情況。
  蕭副總統在記者會中首先陳述發生於民國47年的「823砲戰」史實,他表示,在中華民國一百歲之際舉行「和平祈福日」的意義,除了表達中華民國臺灣一百年來,實踐和平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重申中華民國全體國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和平信念。藉由「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和平祈福日」,我們希望提出的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尊重,更有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負責籌辦的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指出,8月23日和平祈福日當天除了將由國內外知名表演藝術團隊揭開序幕之外,也將首度敲響由建築師姚仁喜創作之「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和平鐘」,鎔鑄了當年過去共軍的122榴炮以及國軍的155公厘高爆榴彈彈殼。
  活動中並邀請國內外各界傑出和平人士在當天上午十一時敲響和平鐘,為全民祈福。「和平祈福日」活動深受國內外各界矚目,受邀來臺的國際和平代表人士,還包括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及經歷二次世界大戰的猶太鋼琴家普瑞斯勒(Menahem Pressler)、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卜大年委員(Daniel Blumenthal)等,以其各自在藝術或國際關係上的智慧思維,發表對於和平價值的見證。盛治仁透露,諾貝爾和平奬得主、波蘭前總統萊赫•華勒沙(Lech Wałęsa)雖然因病住院,但他仍表達了親身來臺響應「和平祈福日」活動的強烈意願,將待七月他病情明朗後確定是否來臺。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