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傳藝中心戲劇館更名為蔣渭水演藝廳 總統馬英九親自揭牌

分享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今年適逢臺灣民主運動先行者蔣渭水先生逝世80週年,文建會為表彰蔣渭水先生對臺灣文化、社會的卓越貢獻,期勉更多有志之士投入文化創新活動,特別選在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紀念日(1921年10月17日)的前夕,於蔣渭水先生的出生地—宜蘭,擇定每年有120萬遊客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戲劇館命名為「蔣渭水演藝廳」。今(16)日下午由馬英九總統及高齡百歲的蔣渭水長子蔣松輝先生共同揭牌,陪同揭牌的貴賓包括文建會副主委李仁芳、黃煌雄監察委員、義美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高志明及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代理主任陳兆虎等,並邀請歌手殷正洋、洪瑞襄演唱「渭水春風」音樂劇組曲,在濃濃的思念情懷中,為活動揭開序幕!
  總統馬英九讚譽蔣渭水為「臺灣孫中山」,認為蔣渭水深具人文思想、重視社會公平,從政治、民族、社會經濟三方面針對當時社會推動改革,發行的《臺灣民報》也與孫中山先生在同盟會成立後於東京發行的民報相呼應,不但在地方辦理讀報會,進行成人教育,啟迪民智,也推行男女平權思想。馬總統以他在擔任臺北市長時期推動廟宇金紙集中焚燒政策為例,翻開80年前的《臺灣民報》,蔣渭水早在民智未開時期便深具前瞻的觀念,時至今日仍相當先進。蔣渭水演藝廳的揭牌只是第一步,未來更將進一步推動蔣渭水紀念館的成立,讓更多人認識、緬懷蔣渭水精彩的一生。
  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同時也是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九十周年,為讓更多民眾緬懷先賢義行,文建會整合所屬及民間資源與創意投入籌劃「蔣渭水故鄉追思特展」,16日起在傳統藝術中心開展,展期至100年12月11日止。主辦展覽的義美文教基金會表示,展出內容相當豐富,堪稱締造歷來蔣渭水先生相關特展中展件最多、真跡最多及數位體驗最多等紀錄的一次展覽,足以一窺蔣渭水先生各時期所展現具文化、政治、歷史、社會、傳播、國際、藝術等多元風貌。在揭牌典禮上,值得一提的是,蔣松輝特頒贈《蔣渭水紀念特輯》、《大眾葬》紀錄片光碟、故事筆記本等予蔣渭水先生的母校中山國小學生代表,深具先賢精神薪傳意涵。

(圖/當時派送《臺灣民報》的人力板車) 
  
  義美文教基金會指出,由於當今「義美食品公司 延平門市部」的前身,正是蔣渭水先生執業的「大安醫院」舊址,同時也是「臺灣文化協會」登記的會址,更是《臺灣民報》的臺灣支局及總批發處。基於這種特殊的歷史淵源,義美文教基金會本次特地透過珍貴史料陳列、模擬歷史場域情境、趣味遊戲設計,並結合數位影音多媒體內容與宣傳出版品等,讓社會大眾得以瞭解蔣渭水故鄉宜蘭為什麼會孕育出一代革命先師與文化先知、他為臺灣做了哪些奉獻、對臺灣社會未來發展又有什麼深遠影響,並讓國人一窺八十年前的臺灣社會,到底是如何與國際接軌,並為民眾解答臺灣社會各階層是透過哪些方式來接收和認識外國訊息的疑問。
  此次展覽內容完整且精彩,包含「故鄉,宜蘭(出生宜蘭心懷臺灣)」、「熱血醫學生(發醫人醫國之宏願)」、「臺灣文化頭(催生臺灣文化協會)」、「為臺灣人爭平等(奔走議會請願運動)」、「開啟民智第一人(全臺鼓吹新文化)」、「渭水春風與大眾葬」、「緬懷民主先行者腳蹤」等七個單元,有系統地呈現蔣渭水先生一生重要事蹟和珍貴史料。其中,除復刻版、照片輸出外,更有過去從未展出的手稿、真跡30餘件,亦藉由模擬當時實物的情境方式,讓民眾跳脫時空真實感受;義美文教基金會更費盡心力地將當時派送報紙的人力板車運至傳統藝術中心展場,讓觀賞者得以細細探究這些珍貴文物所傳達的背景與意涵,更深刻瞭解在那一個飄搖的年代,知識份子推動新文化運動的奮鬥精神與過程。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