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鳳媖/台北報導
為了凝聚各方的智慧結晶,共同勾勒客家文化的發展願景,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11年全國客家會議」,在經過400多位各領域的客家菁英連續多場熱烈的分組討論後,共歸納出4大主題、17項結論,作為未來客家事務推動的重要參考。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在昨(23)日閉幕式時首先感謝所有與會先進提供的寶貴建言,接著感性的強調,今年是行政院客委會成立十週年,明(101)年元旦政府組織改造後,「客家委員會」將會勇敢挑起更多的責任,打造下一個全新的十年,自我期許為「好客行銷家」,進一步強健客家在教育、藝文、產業、學術、文化資產、文化交流及傳播等面向的軟實力;同時發揮「創意經濟」的效益,有效達成「榮耀客家‧藏富客庄」的目標願景。對於本屆「2011年全國客家會議」所歸納的各項共識與結論,黃主委當場承諾所有結論客委會都會持續追蹤列管,並且逐一具體落實。有關本次會議結論,節要如下:
在「扎根客家語言力」方面,將整合客語薪傳師資源,推動全面性的客語學習課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將客語列入國小鄉土語言必修課程,同時推動親子共學客語計畫;協調教育部培訓大學客語師資,並鼓勵開設客家通識與研究學程;廣設「公事客語服務窗口」,提升公事客語服務能見度及品質;充實數位客語學習平臺內容,擴大客語學習族群,提升客語學習興趣。
在「強化客家文創力」方面,設立客家產業經營顧問組織,整合產業價值鏈,擴展客庄「在地化」文化價值;多角推動「客家文創結親家」好客計畫,以打造具客家元素的文創產品;進行客家產業聚落總體營造,同時提升客家「品牌」價值與國際環保形象;執行臺灣客家特色產業國際行銷計畫,開啟「Hakka Taiwan」文創品牌雲端商機。
在「活化客家文資力」方面,輔助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推動客庄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資產保存與再利用發展方案,營造「一鄉鎮一特色」;透過「客庄十二大節慶」旗艦計畫,扶植為國際觀光文化活動,促進客庄文化創意經濟。建構南北客家文化園區成為多面向交流平臺及互動式「活的客家文化園區」;啟動校園藝文種子發芽計畫,建立客家藝文團隊分級化補助制度。
在「發展客家族群力」方面,鏈結海內外客家社團,以臺灣作為世界客家文化交流及社群聯繫平台;與相關部會合作,建立客家表演藝術拓展海外定期展演制度;推動客家社團參與聯合國非政府組織與活動,強化客家與國際之連結;定期進行海內外客家學術交流,擴大客家研究社群,打造臺灣成為客家知識體系深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