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圖/龍應台考察環球片廠)
【WoWoNews】文化部長龍應台八月廿五日抵達洛杉磯,視察文化部所屬洛杉磯臺灣書院業務,並考察影視產業製片環境。龍部長廿七日在實地考察環球片廠後,針對此行文化考察、視察文化部駐外據點,特別是臺灣書院的推動方式,與當地媒體進行一小時茶敘深入交流。龍應台表示,這次訪美主要任務是和駐外同仁面對面溝通,深度討論改組後文化部的組織架構及重要政策,希望第一線同仁可充分利用部內已有資源,讓海外據點發揮文化輻射功能,使國際社區朋友深入認識臺灣「含金量」飽滿的文化,持續穩定地拓展有深度、能扎根的海外文化工作。
臺灣書院於2010年底掛牌,在海外推廣臺灣文化,文化部成立後,各界更關心臺灣書院發展,常與孔子學院作比較。龍應台表示,臺灣書院的設立本質在使國際人士對臺灣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地球是個大村落,在這個大文化圈中,臺灣會持續投入,豐富多元文化!」臺灣書院從事「小而美」文化交流,和孔子學院沒有競爭,「橘子不必和蘋果比紅」。文化部正在為洛杉磯臺灣書院尋找實體據點,未來將是一座文化櫥窗,經常舉辦與臺灣有關的藝文講座,播放臺灣電影、紀錄片時,甚至還會邀請導演、作家和當地人士座談互動,讓臺灣書院成為一個有思想深度的人文沙龍,吸引海外人士對臺灣的重視。
龍部長於洛杉磯當地時間廿七日特別考察全球知名的環球片廠。龍部長表示,美國電影娛樂背後存在的價值觀,籠罩了全世界。《大白鯊》、《侏儸紀公園》風靡各地,幾乎變成全球人士的共同記憶,「文化比槍砲的力量更大!」她指出,環球片廠不僅有實際的影棚功能,更讓片廠區和觀光客兩者可以並行不悖,「把電影的能量完全擴充為產值」。而隨著各國影視產業的蓬勃發展,臺灣影視業者普遍希望能有類似的片廠,地方政府也在構思規劃中,龍應台指出,這次考察後,文化部將與各方深入研究相關的影視政策。
當記者問及面對中國大陸崛起,臺灣是否感受到危機時?龍應台表示,以全球社區文化發展角度來看,大陸逐漸拆除自我封鎖的高牆,讓作家、劇作家、導演的才氣得以發揮,大家應該感到高興。「兩岸創作者應該要有良性文化競爭!」大陸要走過文化模仿期,而臺灣的創作者則要善用公民社會的開放民主優勢,開創更高水準的作品。
在兩岸文化交流方面,龍應台表示,臺灣創作者到大陸發展並非流失,就像七○年代台灣留學生到美國留學一樣,不但造就美國、也豐富了臺灣。記者問到在兩岸交流中她最不樂見的是什麼?龍應台說,她最不樂見的是大陸資本崛起,「但創作的自由度和資金的成長不成正比!」這導致了臺灣創作者被大資金、大製作吸引過去,可是在大陸卻有很多不能寫的題材、不能唱的歌、不能演出的戲,這不僅是臺灣創作者的損失,對大陸的文化長期發展也是不利的。「讓有才氣的人有沃土、讓種子落到土裡,才會有一代代人才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