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圖/龍部長向紙風車劇團全體演出人員致意並合影)
【WoWoNews】文化部長龍應台9日傍晚出席台灣月活動首場戶外公演活動,分享紙風車劇團精彩的專業表演,把藝術下鄉的台灣式文化生活引入維多利亞灣,與上千名香港民眾共度歡笑、幸福的夜晚,見證台港文化交流的新里程碑。龍應台表示,台港文化互有優勢,台灣藝術下鄉用野台戶外公演形式培養國民美學,對香港正在茁壯的社區草根意識具有鼓舞作用;而本月下旬即將來台參加文博會的香港文創設計,帶來國際質感的整套設計行銷思維,也會帶給台灣文創產業新的養分,她樂見台港文化彼此互補交流。
文化部香港新聞文化中心舉辦的台灣月活動,9日的重頭戲為紙風車劇團戶外公演《紙風車幻想曲》。下午先由劇團顧問吳靜吉博士進行文化講座,介紹台灣表演藝術戶外公演背後所傳達的文化扎根意涵,令香港人深受啟發。香港藝術團體進念二十面體行政總裁胡恩威表示,香港或許是地狹人稠,過去並不鼓勵戶外藝術演出,公園裡偶爾有民眾唱大戲,就會引來居民抗議,很羨慕台灣能有這樣開放自在的文化環境。
台灣月紙風車表演,晚間六點半於尖沙咀人來人往的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進行。現場搭起台灣人很熟悉的黑盒子舞台,舞台布幕之後隔著海灣就是港島中環的摩天大樓,台灣野台文化在香港國際都會綻放絢爛的藝術光芒,可以說是台灣月連續舉辦八年來的又一里程碑。
開演前半小時現場台階上就已擠滿等著看戲的民眾,父母陪著孩子等待開演,氣氛熱絡。負責服務、維持秩序的光華中心文化志工在廣場四周導引民眾入場就坐,完全是台灣野台經驗的原味呈現,也頗令香港民眾印象深刻。四周可容納上千名觀眾,加上川流不息的駐足遊客,估計整場演出有超過三千名觀眾參與,可說是香港非常難得一見的戶外文化活動。
紙風車劇團此行帶來走遍台灣三一九鄉為孩子文化播種的經驗,演出「動作與聲音」、「起床號」、「八歲一個人去旅行」,「神奇黑光棒」四段精彩劇目,處處充滿震撼與驚喜。演出一開始,舞台上飛出各色螢光彩帶,隨著音樂想起,維多利亞港的海風吹拂過所有觀眾臉龐,大大激發了香港人文化眼界。許多年輕媽媽懷裡抱著年幼的孩子一起專心看戲,臉上滿是幸福表情。場中,舞台上十多隻造型討喜的充氣狗,從台上被拋入觀眾群中,立即掀起全場騷動,大小朋友高舉雙手,開心把穿過身邊的氣球狗不斷拋向四方,台上台下交織在開懷喜悅裡,歡笑聲久久不散。最後一幕演出黑光劇,舞台上演員用肢體螢光呈現「 I LOVE HONG KONG」祝福,全場響起熱烈掌聲,為台灣月首場戶外戲劇公演畫下圓滿句點。
「野台文化其實就是文化進入生活!」龍應台表示,台灣透過戶外演出把文化帶進民眾日常生活的實際空間,這種台灣庶民生活經驗,相較於香港還習慣把劇場藝術當作是只屬於少數人的菁英品味,有很大的啟發和鼓舞作用。「藝術進入生活,更重要意義是帶動國民美學的培養!」雲門下鄉、紙風車巡迴三一九鄉,從小培養孩子愛藝術、看表演,龍應台強調,這些孩子們長大後自然會習慣買票看戲、參觀博物館,「文化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藝術下鄉台灣一路走來卅多年,這種文化扎根經驗,對於正在籌建中的香港西九龍文化建設,也帶來正面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