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圖/委託創作 - 謝里法, 馬年, 絹印)
【WoWoNews】中華文化裡,駿馬象徵著飛騰活耀、氣宇軒昂、馬到成功等正面形象,今年適逢甲午馬年,國立台灣美術館於103年1月18日起至3月25日止推出「飛馬奔騰-馬年年畫特展」,展出第29屆版印年畫委託創作及徵選的得獎和推薦展出共84件精彩作品。展覽中可見多種創作樣貌的呈現,不但融合年節的吉祥喜氣,更加入了當代日常中的流行文化、卡漫風格、原住民特色等多種風貌,傳承年畫藝術雅俗共賞的大眾性,讓觀者可以輕易的解讀作品並融入其中。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於民國74年開始舉辦「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活動」,鼓勵藝術創作者利用各式版畫技巧,創作兼具傳統文化與當代創意之年畫作品,迄今已辦理29屆。本次參與徵件的作品達232件,從中遴選出首獎6件,優選10件,入選20件及推薦展出46件作品,含括十幾種的版畫種類,顯示出台灣豐富的版畫藝術創作能量。
每年版印年畫展秉持承先啟後的理念,皆特別邀請國內資深藝術家創作作品參與展出,本屆邀請資深藝術家謝里法創作〈馬年〉,他以一個單純的馬頭為象徵,再配以客家民間的布花,呈現亮麗的一幅年畫創作。另一位受邀者為資深版畫家鄭政煌,作品為〈祈〉,畫面中的兒童被大人捧在手心,並有黑白雙鳥象徵日夜不停的保護,蓮花是智慧及年年的意思,魚與餘是諧音,牡丹花則取其富貴之意。
本屆首獎作品有饒祗豪的〈馬年獻瑞〉,這件作品的構圖和色彩配置,試著打破傳統的視覺效果,以「黑馬」的概念,顯示出華人社會的多元樣貌。羅欣琦的〈一馬當先〉展現新年新氣象,突破自我。侯筱珉的〈一馬當先 發財又富貴〉,在馬背上安排了古代錢幣的圖形,並將象徵富貴的牡丹花裝飾在頭上,背景使用馬的象形文字為畫面創造出歡愉的氣氛。徐孟姍的〈雙馬迎春〉是數位版加絹印,意味著馬年好事成雙,綿延盛開象徵富貴的牡丹花紋,雙馬迎瓶傳達著闔家平安、富滿來的意義。陳韋㕇的〈飛凰騰達〉,展現一隻大龍蜿蜒盤踞於玉山,龍吐飛魚幻化為馬身,飛馬踏雲奔騰於山頂,寓意〈飛凰騰達〉之幸福。張瀞文的〈竹爆平安慶豐年〉,採用生肖更替為主題,以爆竹除去小蛇跑,緊接新春洋溢馬年到。這六件首獎作品正好各有不同版種和印製方法,表示只要是優秀作品不管媒材和技法皆能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