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2014 台北數位藝術節《平坑時代》松山文創園區盛大登場

分享
(圖/國際邀請展作品〈螺線管β〉透過8雙亮麗踢踏舞鞋對稱圓形擺放,在數位轉化過程中,帶來一場多重音調的機械劇場音樂會。--台北數位藝術節提供)
【WoWoNews】邁入第九年的臺北數位藝術節將於11/14~11/23於松山文創園區盛大展開,邀請來自瑞士、英國、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們進行盛大展演。聚焦四大主軸,匯集歐、美、亞三大洲數位藝術作品,帶來重量級的「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集結優秀國內創作與評論的「數位藝術徵件獎」、超過百件精彩絢麗的動畫、電玩及台法駐村創作的「數位藝術平台」與一連串生動豐富的「教育推廣」活動,展現數位藝術生命力。

《平坑時代》Ecosystem的核心價值來自數位時代的開放性與多元交匯所產生的集體智慧。「坑」是數位時代的重要隱喻,一個「坑」代表一個在特定時間內被完成的任務。在數位時代的背景下,快速解決問題,填平一個又一個「坑」的模式,已成了數位社會下群體凝聚共識與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個「坑」也是一個生態系,在數位工具大幅提升生活的便利性與生產力的同時,人們也在諸多小型生態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擁有更多專業工作之外的時間與智慧一起填坑。從根本來說,數位時代就是一個平坑時代。

今年以《平坑時代》Ecosystem作為策展主題,在眾所矚目的重量級單元-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來自歐、美、亞洲共七件作品展出,成為他者實驗室(BeAnotherLab)的〈戴換性別〉,透過轉換視角、從他人角度思考坑的集體狀態,清楚地讓參與者體驗不同性別所見之世界視域的差異。Cod.Act團隊的「搖擺唱詩」以巨幅錄像作品呈現,由9位無伴奏合唱團員,隨18支液壓千斤頂轉換位置,來呈現聲音與空間的微妙變化。來自英國的彼德•威廉•霍登帶來兩件作品〈螺線管β〉與〈自體基因〉,〈螺線管β〉透過8雙亮麗踢踏舞鞋對稱圓形擺放,透過電腦運用電路、壓縮汽缸,帶來一場多重音調的機械劇場音樂會。〈自體基因〉則是將雨傘群賦予數位啟動後,透過開合對比幻化成充満視覺體驗的舞蹈雕塑,相當具親和力。國際邀請展每件作品風格迥異,令人驚嘆。

為了讓民眾有更好的觀展經驗,今年度「數位設計專題」研發的「視覺化穿戴導覽實驗計畫」首度於展覽中啟用!以智慧眼鏡為導覽介面,觀眾配戴後,圖文資訊將自動出現於螢幕鏡面上,不需額外翻找手冊尋找資料,便可即時得到作品的精確資訊,這樣的同步走看,即時導覽方式對年長、幼小的觀眾或初次看展的民眾都相當受惠,為尚在開發階段只提供五組,民眾須先在服務處登記依序使用!

深受好評的「魔幻動畫展」,今年度收錄「安錫國際動畫影展」、「渥太華國際動畫影展」、「布魯賽爾動畫影展」、「SIGGRAPH ASIA電腦動畫影展」、「第一屆魔幻動畫展」五大影展得獎精華作品外,並將實體展拉到線上,與遠傳電信影音數位內容合作線上策展活動,觀眾可於實體、線上同步欣賞入選首屆「魔幻動畫獎」的72部動畫影片,線上展期即日起至明年1/31止,邀請您進入動畫世界的奇幻魔力。(遠傳影城平台: http://vod.fetnet.net/act/daf14)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