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圖/癌症希望基金會王正旭董事長(圖左)為癌友打氣並頒贈獎座予第五屆捕捉希望癌症病友組得獎者)
【WoWoNews】為鼓勵更多與癌對抗的病友、家屬,使其能揮別癌症的恐懼,建立情緒抒發的管道,更有力量與癌同行,癌症希望基金會與羅氏大藥廠所舉辦的第5屆「捕捉希望」數位攝影比賽頒獎典禮暨展覽,2日在敦南誠品盛大舉行,會中除邀請癌症病友、病患親友及醫療團隊共計19位得獎者蒞臨受獎外,現場更陳列歷屆「捕捉希望」共121幅得獎作品,期望藉由鏡頭下的瞬間,傳遞與癌奮戰,永不放棄的信念。
目前育有一子一女的雅君, 在她和先生結婚4年時發現罹患和媽媽一樣的血癌,更因治療引發敗血性休克同時併發胰臟發炎,一度瀕臨死亡,她擔心害怕無法陪伴孩子長大,開始做購買小孩未來要上小學的衣服、鞋子、叮嚀先生尋覓另一半…等可能離世的準備,直到看到3歲的兒子自願當起她的「左眼」,牽著因癌症造成一眼視力僅剩0.02的自己過馬路、幫忙看公車號碼、長途跋涉從彰化到台中就醫,想到自己幼年因癌喪母的遺憾,於是決定走出憂鬱,為自己的孩子和不離不棄的先生努力,也因此,她開始拿起相機,紀錄每天與小孩的相處,希望以照片記錄並留下愛的足跡,更與先生分別以孩子的「笑顏」及沒想到竟有機會全家出遊的「參與」榮獲本屆「捕捉希望」癌症病友組首獎及病患親友組第3名。
同樣以夫妻檔參加並獲得第5屆「捕捉希望」癌症病友組佳作及病患親友組第2名肯定的心怡及嘉豪,從相識、相知到相守,一路以人人稱羨的「校對」幸福走來15年,從未想過他們會在迎接第2個新生命時被醫生宣告罹患乳癌第4期;面對癌症,兩人除了被迫必須向新生命說再見,因疾病所帶來的改變與不確定,頓時為兩人帶來極大的衝擊,罹癌的心怡最牽掛的是幼小的女兒,害怕無法陪她長大,也怕因掉髮、剃髮的外觀及雙乳的切除,讓孩子無法接受媽媽的改變;而陪伴在旁的嘉豪,更擔心著妻子的身體,但夫妻倆透過信仰力量,心裡開始有不一樣的轉變,嘉豪放下傷心,拾起相機,拍下全家每個相處的片刻,希望藉由每個心怡與孩子相處的照片,代替媽媽和孩子說:「無論媽媽在不在,媽媽真的很愛妳!」,此次二人也以喜樂的心分別拍下扮鬼臉的全家福照「一、二、三,快樂!」及年僅1歲8個月女兒微笑摸媽媽光頭的「接納」獲得評審一致肯定。
而以「夢想」為題,透過拿著相機對著鏡子中自己自拍的畫面獲得癌症病友組第三名的建弘,則是在他13歲時因頭痛、嘔吐急診入院,才發現自己罹患腦癌;歷經手術、電療、化療,卻因癌細胞長在運動神經,除了讓他直到現在都必須與癌細胞共存,更造成建弘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也因為這樣一拐一拐的走路,讓他曾經一度自閉、不想出門,直到欣賞了一部與攝影有關的電影,發現影像所捕捉的每個片段,除了帶給拍照的自己快樂與滿足外,更能為影中人留下想說的話與不想忘記的回憶,所以,即便他沒有靈活的雙腳,他選擇將「攝影師」當作人生目標,就如同他的得獎作品「夢想」,他用快門拍下20歲時成為業餘攝影師的自己,除了記錄自己往夢想邁進的腳步,更透過照片和自己與所有關心他的人說「只要不放棄、勇於嘗試,誰都能有夢! 」
醫學的進步,讓癌症不再是絕症,但治療過程的辛苦加上心理的恐懼,常常讓病友吃不好也睡不好,而病友心理的調適,除了家人、朋友的支持外,最終還是回到癌友自己的療癒,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醫師表示:「興趣,能給患者動力和目標去追求人生美好的事物,正向態度也被證實可以有效延長癌症患者壽命。而攝影就是其中之一,也因此,癌症希望基金會和羅氏大藥廠才會特別每2年舉辦一次「捕捉希望」數位攝影比賽,就是希望讓所有在抗癌路上的病友、家屬與醫療團隊,能建立情緒與壓力紓發的管道,以更正面的態度面對癌症的考驗,增加康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