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oWoNews】「臺灣頂級工藝」近年積極深耕大陸市場,除參加文博展會外,更強化建立品牌及通路,去年前往山東、浙江東陽、廈門開拓了超過新臺幣4億元的商機,今年6月更首度挺進一帶一路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源頭,亦是金融、文化、商貿重鎮-西安,接觸中國大西部商機開拓的起點,成功打響臺灣工藝品牌知名度。而今年10月份,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更將帶領臺灣工藝家前進「2015上海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會」,以展會做為進入上海市場的敲門磚,行銷拓展臺灣頂級工藝精品。
上海為華中地區商貿流通、金融、製造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國的鐵路與航空樞紐,更有世界最大的貨櫃港。正因交通便利及經貿重鎮,上海自貿區的開創,在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發展戰略中擔任領頭羊的角色,加上上海的歷史背景,開埠後陸續被英、美、法劃為租界,受到歐美的現代文明傳入對上海影響深遠,逐漸發展為遠東現代化國際都市。同時也造就了海納百川的「海派文化」,對現代前衛的事物吸收很快,一些創新、當代時尚美的元素,都能被「海納」消化後呈現另一風貌。上海是工藝美術產品競爭激烈的市場,來自世界各國新奇設計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臺灣頂級工藝首度由公部門帶隊進入上海一線城市,將與世界一流產品短兵相接,期望能再度創造高度產值。
工藝中心許耿修主任表示,此次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帶領8家工藝業者及精選的工藝精品,共同參與10月1日至7日於上海東亞展覽館舉行的上海民博會。參展精品均為臺灣在地原創工藝品牌,強調「臺灣設計,臺灣生產」,此次臺灣工藝參展以「臺灣頂級工藝」為主軸,以豐富的生活文化及扎實的技藝基礎,打造獨樹一格的精緻美學,更以設計將傳統元素演化成現代風華,傳達「工藝生活,生活工藝」的概念。展會嚴選精品均深刻呈現卓越的臺灣工藝設計及技法,如以植物語彙結合時尚設計導入品牌概念的銀之羽金工手創銀飾、串古連今以西方的堅硬金屬線結合東方的柔軟絲線碰撞出清新優雅的施于婕纏花線飾藝術、力求「境」、「淨」、「靜」沒有絲毫火氣,溫潤莊重的如勝彩繪佛像藝術、結合西方人體解剖學以臺灣傳統技法與題材表現生動細膩的游本冠陶塑技藝、以環保窯燒技法的圭窯新彩燒茶具、將傳統文房四寶以技術及材質再創新的我愛中華筆莊、從傳統鋼材板金加工轉型文創時尚開發的谷同金品牌、結合音樂元素投入工藝文創通路的蕭邦團隊等,將展現出臺灣多元的文化軟實力及核心工藝價值。此外,時尚工藝品牌「Yii」也參與展出,這些揚名於義大利米蘭、法國巴黎的精品,如經典之作由國際知名設計師Konstantin Grcic與臺灣竹藝師陳高明合作「43」竹椅及國家工藝獎一等獎得主湯潤清細膩刻工的陶藝兔杯、兔盤等名作,以及王立心設計師與邱錦緞工藝師創作以竹編烘托出東方意象特質的鳥籠包等,將呈現臺灣頂級技藝與國際設計碰撞的成果。
此次參展除了許多匠心獨具的工藝品外,並結合臺灣茶藝動態演示,將工藝茶器在茶席中呈現出生活中悠閒的美感情調,由臺灣茶文化協會盧敏華老師所帶來的茶席表演也是一大亮點,每場茶席的表演將融入精緻的參展作品,展演現場茶香四溢,搭配茶席展演氛圍,更是充滿視覺、味覺的雙重饗宴,歡迎各界買家、收藏家、通路商蒞臨「臺灣頂級工藝」館,親身體驗臺灣頂級工藝之美,並進一步洽談各項合作商機。
來自臺灣的設計,傳統中富有創意,更貼近生活實用。而臺灣對於工藝產品設計開發與品牌建立,以及跨領域應用等面向已深耕多年,呈現出臺灣工藝創新價值。此次參展除了期許兩岸文創產業能具體交流、彼此學習,體會臺灣的工藝美學外,更期望藉由展會高度曝光帶來的豐沛商貿機會,為臺灣工藝產業開創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