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圖/海絲東風之路—「中華工藝精品獎」臺灣巡展暨論壇開幕儀式)
【WoWoNews】「中華工藝精品獎」臺灣巡展23日於文化部所屬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開展。「中華工藝精品獎」 從2013年創立至今,由臺灣工藝之家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等海峽兩岸最具指標性的工藝機構主辦,藉由「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為發表平臺,創新性整合兩岸工藝評獎系統,開創了兩岸評獎新模式,歷經三屆已成長為海峽兩岸合辦的最高級別工藝獎項。此次展出日期為4/23(六)-5/1(日),除了展出歷屆「中華工藝精品獎」獲獎精品之外,還邀請臺灣及大陸福建、安徽、河南、江西等十多個省份的頂級工藝大師,共計150餘件手工藝珍品亮相。展覽從創新與繼承的角度詮釋「技藝」與「記憶」,守正出新,再現古老手作新風華!
開幕同日下午舉辦「兩岸工藝論壇」,邀請兩岸工藝大師暢談創作的感悟與畢生的堅持;另邀請大陸國家級與省級和臺灣的工藝獎項主辦單位、評審委員等,針對兩岸工藝獎項的舉辦機制進行介紹和評論,為有意參與兩岸工藝獎項的創作者提供深入瞭解的機會。
此次「中華工藝精品獎」臺灣巡展,以現代展覽形式一次性呈現涵蓋木雕、陶瓷、玉石雕、綜合材料等四大類中華文明積累數千年的精湛手工藝。作者多是世代交替、執著追求卓越的工藝大師,帶來了各自專精領域的代表作,有融匯大寫意國畫理念的黃楊木劈雕、有溫潤如玉以「中國白」盛譽西方的德化瓷,以及歷來被當作美好品物標誌和君子風範象徵的玉雕;另有極具地方工藝代表特色的則有福州脫胎漆器、壽山石雕、徽州徽墨雕和寧波象山竹雕等。展品中既有氣勢恢宏的巨作如長達7米的汴繡《清明上河圖》,亦有精雕細寫、曾不盈寸的微細小品如核雕與鼻煙壺;還有臺灣觀眾極為少見的古老工藝如衍紙、鐵墨畫、刀馬人彩陶等品項。而臺灣本土最傑出的工藝大師代表:蔡榮佑、陳啟村、林國隆、沈培澤、陳景林等陶藝、雕塑和染織大師們也將呈現最佳代表作一同亮相。
此次巡展現場,除工藝品之外,還將推出「絲路帆遠」海上絲綢之路圖片展。福建省博物院以海上絲綢之路東西方工藝交流為背景,特邀大陸沿海七省50多家博物館共同策劃的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圖片聯展:展示包括瓷器、絲綢、陶器等在內的代表性文物圖片及文字介紹,在回顧海上絲綢之路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兩岸工藝論壇」上半場的「文化講堂」由亞太手工藝大師高公博與第三屆臺灣工藝之家協會榮譽理事長陳啟村分別發表主題演講,還原當代兩岸工藝匠人的藝術感悟歷程,讓聽眾感受兩岸頂級工藝大師智慧與靈感的碰撞。下半場以「工藝獎項之兩岸對話」為主題,邀請大陸國家級、省級和臺灣的工藝獎項主辦單位、評審委員等,針對兩岸工藝獎項的舉辦機制進行介紹和評論。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展覽部主任王斌將從主辦單位的角度深度闡述「百花獎」機制;同樣主辦過大陸重要工藝獎項「爭豔杯」的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院長余衛平也分享辦獎經驗;擔任臺灣各大美展的評審委員蔡榮佑老師則與聽眾分享評審評獎時的標準。本場論談亦介紹「中華工藝精品獎」舉辦三屆以來的評獎系統,為有意參與兩岸工藝獎項的創作者提供深入瞭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