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走在「光」中:一起沉浸於光影所打造的魔力舞台

分享
(文化部長李永得(中)、國立臺灣美術館長梁永斐(右4)、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謝翠玉(左4)、參展藝術家代表江元皓(右3)、國藝會副執行長孫華翔(右2)及策展人和藝術家代表等合影)

【WoWoNews】在全球仍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的同時,國立臺灣美術館仍積極籌備舉辦,自2020年始辦以來即受到各界好評與關注的「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2022年在文化部支持下光影節的作品數量、規模與尺度也隨之提升,尤其在5G技術的應用升級下,互動串流作品比例為三年之最。今(22)日記者會,由文化部長李永得主持,國立臺灣美術館長梁永斐、策展人曾鈺涓、翁淑英、藝術家江元皓、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謝翠玉、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副執行長孫華翔、瑞星韻律體操計畫總監林雅敏等出席。

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在《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詩中,以光影流動描述女子的「美」。本次2022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主題「光‧舞弄‧影」,即是藉著拜倫詩中「光」之隱喻,希望觀眾能在展覽所形塑的「光之劇場」裡,讓知覺與身體沉浸於數位打造的光與影情境中,進入光影交織的世界,並參與交融於光影和諧的曼妙氛圍。

文化部長李永得致詞時首先感謝及肯定國美館及策展團隊的用心,第三屆的光影藝術節將光影、科技、藝術三者充分結合,共創出全新型態的藝術展演形式,同時,也創建了讓年輕藝術家及國外的精彩創作,展現及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相信光影藝術節將成為臺中甚至於臺灣最具特色的藝術展演活動」。李部長也提到,臺灣的當代藝術發展在建構元宇宙、互動科技、聲響藝術、5G串流應用上有愈來愈卓越的成績,文化部會持續支持各個場館在未來空間運用與建構上,加入更多互動、沉浸展演的軟硬體,並培育更多樣態的藝術工作者,為臺灣藝術展演開創新境界。

國美館館長梁永斐致詞中提到,今年初的第二屆國際光影藝術節在艱辛的疫情中得到觀眾觀眾朋友們的支持,本屆的團隊面臨一樣的挑戰。但仍舊希望為全國的觀眾帶來一場令人驚艷的互動饗宴,尤其國美館的光影節不同於一般的燈會,他是具藝術高度與當代性的指標,同時回應國美館在文化部的長期支持下,在培育科技藝術互動領域人才的貢獻。我們希望觀眾能在嬉光、舞光、弄影之間,成為拜倫筆下所描述那般,自由地、自在地與自然地,在光影流動中創造與體驗屬於自己的「美麗」,並一起沉浸於光影所打造的魔力舞台當中,成為走在「光」中的「美」。

國美館指出,本次邀請來自臺灣、日本、澳洲、法國藝術家,以藝術、科技與表演等跨域創作精神,打造10組具表演性裝置特質的「光之劇場」,並以3種「光」的角色定義「光影劇場」、「光景舞台」與「光遊界面」,重新定義「光」在表演中主體與客體的角色,建構民眾在「觀看」與「互動」中的觀展行為與感知經驗,將觀者從「觀看與參與的介入者」轉換成為「不可缺少的作品主體」身份。

其中澳洲的藝術團隊西蘇工作室所帶來作品〈轉瞬即逝〉,同時也參演了2021雪梨燈光音樂節活動,團隊透過以沉浸式聲光建築結構來模擬吹氣泡泡的「魔幻感」,訴求泡沫的「轉瞬即逝」趣味性,讓觀眾體會孩提時期的快樂感受。另一件亮點作品〈Metastage-來場不連續的跳躍〉則由臺灣團隊當若科技所作,作品命名源自「元宇宙」(metaverse)概念,藉由5G應用技術,將建構擺盪於實體與虛擬之間的「舞台」,讓表演者及觀賞者在國美館的玻璃帷幕平面前,透過在數位媒體平台內創建的「虛擬身分」呈現「遠程在場」、「虛實共演」的狀態,消彌了人、時間與空間的關係。

「2022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延續過往與國美館周邊審計新村商圈、大毅老爺行旅的合作,今年更擴大合作範圍將綠光計畫與草悟道商圈納入合作對象,進行展覽相關行銷串連活動,從作品形式到周邊活動,致力於將能量延展至在地社群。

為了回應此次「光、美與表演」的策展主題,本次記者會特別邀請有最美麗運動之稱的「韻律體操」─瑞星韻律體操發展計畫所培訓的小選手李昕霏(臺法混血)共同參與演出,希望能由未來的臺灣之光─年輕的韻律體操選手,帶來一場結合光與美的演出,為「2022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拉開展演序幕。

「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園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時間:110年12月25日至111年2月28日17:00–22:00(除夕及初一照常開放)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訂閱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