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傳承藝術典範 國美館展出林玉山繪畫作品

分享
(圖/林玉山先生之子林柏亭教授(右)象徵性的致贈父親經典作品《連池》之寫生稿給予國美館黃才郎館長(左))

【WoWoNews】美術節的前夕,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美術館將於3月24日起舉辦「典範傳移-林玉山繪畫藝術特展」,展覽期間恰逢林玉山先生105歲冥誕,為彰顯其一生的藝術成就及繪畫理念,在展覽作品選件上以花卉、禽鳥、畜獸、風景等各種題材的傑作呈現,並佐以素描、水彩、彩墨等寫生稿相互印證。林玉山先生家屬也特別捐贈了12件膠彩畫及水墨畫作品,包括1950年《塔山大觀》、1955年《秋塘水鴨》等8件代表作都在此次展出作品之列。

今(22)日舉辦的展覽記者會中,林玉山先生之子,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林柏亭教授特地蒞臨。他表示,本次捐贈給國美館的繪畫皆是難得一見且過去很少公開展示的,希望透過這些作品,搭配上寫生稿與手稿,讓參觀的觀眾能更了解林玉山老師的創作歷程與印記,增加展覽內容與可看性。最後林教授也象徵性的致贈父親經典作品《連池》之寫生稿給予國美館,並感謝國美館一直以來對父親作品的推廣、維護與保存。

國美館館長黃才郎先生表示,林玉山先生一生繪畫藝術創作之發展過程,反映著台灣歷史與文化轉變的幾個階段,從中國傳統民間繪畫的學習,歷經日本繪畫與宋朝繪畫的研究,到中原水墨畫的容納與轉型開創新的藝術,不僅畫路寬廣,建立了自我藝術的風格,同時也積極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發揮極大的影響力,對台灣繪畫推動貢獻良多。國美館為表示對林玉山先生的尊敬,特別選在325美術節的前一天開展,並且為了彰顯其對當代台灣繪畫藝術的重要性,本次展覽主題訂為「典範傳移」,希望這個台灣繪畫美學的藝術典範能夠在新的世代持續傳承。

林玉山先生的創作凝聚在自己的故鄉土地,將視角觀關注於生活周遭真實的環境、景物、人物,以現實的觀察、寫生的技法與溫亮的色彩描繪自己生活的世界,其作品可視為表現此繪畫風格特質的代表。縱觀其一生的創作,都提倡自然寫生。他認為,寫生是學畫不可不經的一關,也是作畫的基礎,寫生的目的不在工整的寫實,而應寫其生態、生命,得其神韻。林玉山大師透過寫生將台灣景物特色,傳神的掌握,其典型風範影響深遠,由本展可見其脈絡的傳移。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