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WoNews】經典電影,令人百看不厭;但經典背後的秘密,更耐人尋味。2012金馬國際影展照例獻上《鬼店》、《黛絲姑娘》、《義大利之旅》、《阿拉伯的勞倫斯》、《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多部修復的經典名片,更特別的是還有揭露名導巨星愛恨情仇以及影迷對這些經典鬼迷心竅的相關影片,形成極有趣的「對照集」。除此之外,傳奇攝影記者雷蒙德巴東、同志電影史家維多羅素、智利新民謠之母薇歐蕾塔帕拉、搖滾漸凍人傑森貝克、法國文化巨星賽吉甘斯柏的傳奇人生,也都化為精彩的影像。

英國「視與聽」(Sight & Sound)雜誌甫出爐的影史最佳影片評選中,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大師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與傳奇巨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合作的《義大利之旅》(Journey to Italy)竟然超越他的開山之作《不設防城市》(Rome Open City)而擠進影史百大之列,終於讓這部當年被緋聞詆毀的經典得到應有的地位。眾所皆知英格麗褒曼當年愛才識才,不惜拿自己演藝事業作賭注的大膽行徑,卻不見得理解羅塞里尼在擁抱好萊塢巨星同時,獨留前任繆思安娜麥蘭妮(Anna Magnani)暗自垂淚,《英格麗褒曼vs. 安娜麥蘭妮》(Bergman & Magnani: The War of Volcanoes)以獨到的創意,用她們演過的電影與珍貴的新聞資料片,「演」出了這段震撼影史的三角戀情,也對愛情與創作之間的曖昧關係給犀利的剖析。
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鬼店》(The Shining)早已被譽為影史最偉大的恐怖片之一。原著作者史蒂芬金明明把鬧鬼的房間設定為217號房,大銀幕上卻赫然換了房號。紀錄片《鬼店之237號房》(Room 237)像是一本影迷大補帖,跟隨五個幾近走火入魔的《鬼店》狂之瘋狂研究,透過旁白、分鏡、動畫和戲劇重演等方式把《鬼店》徹頭徹尾抽絲剝繭,是帶你走出迷宮還是讓人更不可自拔?絕對會讓影癡興奮又驚奇。

今年適逢《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問世50年,這部由大衛連(David Lean)執導,彼德奧圖(Peter O’Toole)領銜主演的作品,在當時勇奪七座奧斯卡金像獎,被視為史詩電影的終極標竿,連雷利史考特都在被視為異形前傳的《普羅米修斯》裡特別向《阿拉伯的勞倫斯》致敬。金馬影展將推出最新的「50周年修復紀念版」,絕對令老影迷回味,讓新觀眾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