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市定古蹟【紀州庵】修復開館 城南水岸風華再現

分享
(圖/紀州庵剪綵開館2--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WoWoNews】經過十年的期待,紀州庵古蹟終於重現風華,開館了!陽光露臉,一掃多日梅雨的陰霾,台北市文化局24日在喜氣洋溢的熱鬧氣氛中,為紀州庵古蹟剪綵開館。文化局長劉維公,「紀州庵」料亭創辦人平松家族第三代平松喜一郎,日本和歌山議員代表團、曾在紀州庵居住成長的作家王文興,在城南長居數十年的爾雅出版社創辦人隱地,也都出席了這場盛會,一同見證古蹟的新生。

今年高齡八十歲的平松喜一郎,出生於台北12歲才返日,此次是專程受邀來台參加紀州庵古蹟的開館儀式,隨行的還有和歌山市政府、市議會及獅子會一行近五十人,也帶著參加喜事的心情前來致賀。記者會上,古地名為「紀州藩」的和歌山市、特別致贈象徵「永遠圓滿」的「紀州彩線球」給紀州庵;劉維公局長也回贈小籠包造型文創產品,.表達感謝歡迎之意。

劉維公局長表示,紀州庵未來將會是很棒的文化展演埸所,而最重要的是歷史文化的傳承。修復後的紀州庵屬於大家的,更希望文學界的朋友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這裡絶對是最好的景和資產。

和歌山巿議會副議長古川祐典以「中文」你好和在場朋友打招呼,這次除了率「日台友好和歌山市議員聯盟」成員,也和平松喜一郎、獅子會及一般民眾前來。紀州庵被指定為台北市定古蹟,感到十分光榮。紀州庵使台北及和歌山二個城市有更多的交流及友好發展,希望二個城市的友好關係能永續。

今年80高齡的平松喜一郎表示,對於台北市政府將紀州庵指定成古蹟、做如此完美的保存,不僅感到非常光榮也很感謝;我的祖父母也應該是感激地熱淚盈眶。除了感謝王文興作家及台北市文化局等的協助,並期待紀州庵未來能對台北市的發展及台灣文學發展做出貢獻。

「紀州庵」始建於1917年,日據時代由平松家族所經營,是當年聞名遐邇,臨新店溪畔的高級料亭;由三層樓的「本館」、招待重要貴賓的「別館」,及長型的宴會空間「離屋」(現存古蹟)所組成,其頗具風雅的庭園建築和河濱景觀。吸引許多文人雅士到此飲宴,紀州庵這段河岸也是市民遊憩戲水主要的休閒場所。

太平洋戰爭開打後,「紀州庵」停止營業,成為暫時安置傷患之處所。戰後1950年代,收編為省政府員工宿舍,也是作家王文興8-24歲的成長居所,日後,他以紀州庵為小說場景寫出台灣文學經典《家變》。

1990年代的兩次大火,將本館及別館燒毀殆盡,讓紀州庵日式建築只留下離屋。十多年前在台大城鄉所與社區居調查研究大力奔走下,小說文本的描繪,打開了紀州庵保存的新路,也開啟了建築與文學連結的偶然。殘舊屋瓦鐵皮加蓋下的離屋在2004年被指定為古蹟「紀州庵」,並定位將修復再利用打造「紀州庵文學森林」,惟因住戶搬遷問題懸而未決多年,文化局遂於擴大內需方案時爭取經費,先行興建附屬設施「紀州庵新館」並改善周邊景觀工程。紀州庵古蹟終在2013年初,斥資1650萬,啟動修復工程。重現風華的「離屋」為木造建築,約70坪大,兩側有走廊,唯一的室內居間就是六十疊間約30坪榻榻米的長方形大廣間,為國內少見的日式建築空間類型。

開館後的紀州庵古蹟,室內有常設展示區,展示紀州庵老物件,講述紀州庵歷史故事與修復歷程;另規劃有展演區,文化局將以飲食、戲劇、旅遊、偶戲等各種主題與文學結合,不定期舉辦各式親子工作坊、表演與講座。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訂閱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