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淨化水庫源頭、再現翡翠樹蛙芳蹤 慈心基金會推動綠色保育見績效

分享
(圖/坪林慈心有機示範茶園)
【WoWoNews】本著愛護自己所居住的這片土地,綠光農園主人陳陸合放棄了安穩的退休生活,為了對家鄉坪林的大地盡一份照顧的心力,毅然回鄉加入有機茶栽培的行列!看到先生的傻氣,原本過著貴婦生活的農友林麗珠,不忍先生獨自在山上過苦日子,於是兩夫妻就這樣一頭栽進綠色保育的行列!為了讓母親放心,林麗珠還不斷說服疼愛自己的母親:「先生在做的有機是很偉大的事業!」雖然有機耕種、蟲害等歷程辛苦,林麗珠卻依然甘之如飴,她還幽默笑說,做有機農業是一種福報,因為必需要有很多的錢來從事這些工作。
(圖/坪林茶農-陳陸合)
(圖/坪林茶農-陳陸合,林麗珠夫婦)

陳陸合夫婦除了用心照顧茶園外,也為出現在茶園中的翡翠樹蛙,打造一桶桶的藍色育嬰房,並開闢一處生態池,為翡翠樹蛙找到一群喜愛自然生態的好朋友,包括腹斑樹蛙、蓋斑鬥魚、白頭翁、台灣藍鵲等,都在綠光農園中和諧快樂地生活。樸實的陳陸合與林麗珠全心投入坪林有機茶的天地,並以保育翡翠樹蛙申請加入了綠色保育計畫。在這片萬物共榮共存的土地上,不但保護了翡翠水庫清淨的水資源,也為世代子孫保留一份生生不息的元氣!
(圖/翡翠樹蛙)

坪林地區的綠保茶農又是如何與淨源茶廠產生交集呢?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蘇慕容執行長說明,坪林茶農長期使用慣行農法耕作,但除草劑除了快速消滅雜草外,也造成土石裸露在外,一旦下雨則常見泥水奔騰進入水庫的景象。而農藥與化肥的殘留,也伴隨著雨水流入水庫,不只大大降低水庫壽命,更間接的進入到大台北地區飲用水處理系統中。因此,慈心基金會在2009年開始推動「飲水思源,喝茶護水庫」,並輔導坪林茶農轉作有機。
(圖/慈心淨源茶廠有機茶產品)
(圖/淨源茶餐-翠玉白菜)
(圖/茶香三拼-烏龍滷百頁,烏龍滷花生,醋香午菇)
(圖/黑胡椒素柳)
(圖/淨源茶餐的廚師媽媽)

為了避免慣行與有機栽培的茶菁交叉污染,慈心基金會輔導在2009年設置了有機茶專用的「淨源茶廠」。淨源茶廠為了全面提升淨源茶的品質,並保留有機茶農每份用心,同時讓大眾品味到有機茶純淨溫潤的喉韻,製茶團隊馬不停蹄遍尋名師學習製茶,也到茶業改良場接受培訓。為了更精良的品質,茶廠接受專業茶師的建議,決定從茶園管理開始,包含開溝施肥、修面、整枝、草相管理等全面進行改善。同時也在實驗茶園試行各種改良技術,希望未來進行推廣,有效減輕農友的負擔。此外,淨源茶廠還以匠心獨運的泡茶課程,透過「打開覺察、跟茶在一起」,讓品茗帶動內在的轉變。以覺品茶、以茶喚覺、以覺入心、漸至身心合一的自在境界,甚至心量也可以無限的擴展!
(圖/淨源茶廠廠長呂美瑩示範獨特的泡茶過程)

慈心基金會在坪林地區與農友、採茶工、專業焙茶師,以及支持淨源茶的消費群攜手努力下,不僅淨源茶的品質漸次改善,茶園的生態也日趨豐富自然,尤其在越來越多以有機栽培投入綠保計畫農友的加入下,處處可見保育物種翡翠樹蛙的芳蹤。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訂閱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