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52Hz, I love you》顛覆傳統創作邏輯 差點逼瘋音樂大師

分享
(圖/.《52Hz, I love you》工作照01 - 魏德聖導演在拍片現場仔細調度)

【WoWoNews】魏德聖所執導的新片《52Hz, I love you》今(16)日舉辦台灣首場媒體試片,觀眾看完好評不斷,不少人驚呼「原來台灣也能拍出超到位的音樂劇電影」、「魏德聖實在太讓人驚喜了,可以拍出波瀾壯闊的史詩鉅作,也能拍出細膩動人的音樂愛情電影」,《52Hz, I love you》不但顛覆台灣觀眾對魏德聖的印象,更打造出台灣近代影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電影,由七位創作人聯手打造的17首原創歌曲,劇情緊扣著歌詞,情緒搭配著旋律,情節溫暖動人更串連出滿滿的幸福感,中間還穿插著台味十足的幽默,被譽為是音樂與電影的完美結合。

魏德聖導演此次執導《52Hz, I love you》,希望為所有觀眾唱出愛的旋律、傳遞確實的幸福感,當中最困難的是要如何用全新的語言—音樂來講故事,這也是魏導與劇組人員生平第一次的嘗試這樣的作法,他坦言「要做最多功課的人是我!」其中包括歌曲與電影如何結合、場面的調度、場景的設計,都讓他宛如回到初學者的狀態。為此魏導找來曾獲金馬獎、金曲獎的嚴云農、李正帆、李王若涵、蕭賀碩、范逸臣、馬念先、舒米恩等眾多優秀的台灣音樂創作人共同為電影量身創作歌曲,希望能打造出符合他想要的氣氛。

包辦片中所有歌詞創作的嚴云農,從《海角七號》開始與魏導合作,當年更以〈國境之南〉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他從2012年底就開始看劇本,為《52Hz, I love you》歌詞作準備,「魏導的創作理念中,音樂其實包含在故事裡,所以必需推動整個故事往前走。」而當有了歌詞,譜曲也是一大難題,《52Hz, I love you》請來有「編曲天才」之稱的李正帆老師和他的夫人李王若涵擔任音樂總監,兩人雖然都已身為大師等級的創作者,但每次交出作品還都會因為沒有達到魏導心中想要的感覺而不斷被退稿,兩人直呼「想搥心肝」,李正帆笑說常常不懂魏導到底要什麼,「做完電影裡面17首歌大概等於是做完16、17張唱片一樣!」李王若涵老師則笑說,「我們最多一首歌曾寫過5個版本,因為被導演一直退歌,後來索性寫出『賭氣』的版本,現在電影當中有很多首歌都是這樣激盪出來的!」三人更直呼:「電影人跟音樂人的語法真的很不一樣!」

驚人的是,電影當中的歌曲有六成都採全現場收音,這對於演員表演來說難度相當高,李正帆老師解釋,因為現場拍攝有許多其它的干擾因素,包括車聲、雜音會亂竄,而難度最高的堪稱是米非一場邊騎車邊唱的〈愛情卡債〉,米非在電影中飾演被生活壓力逼得喘不過氣的上班族蕾蕾,歌曲裡用債務比喻感情的付出與回收,米非在馬路上騎摩托車的同時還要演戲與唱歌,極度挑戰演技、唱功和騎車技術,而路面不平穩且路上有過多無法控制雜音,由於拍攝與收音的難度太高,導演一開始甚至不抱期望可以完全到位,但實際聽完後發現米非場演唱的版本真實度是配唱版完全沒得比的,「所以後來我經過了一個很大的掙扎,就是我到底要選哪一個,最後決定用現場的聲音。」魏導也大讚米非唱功深厚,完全掌握到演唱的精隨,「她無論在聲音的爆發力、或是演出的表現都超水準,完全不像是第一次演戲!觀眾一定會感到驚喜!」

 

WoWoNews 版權所有 RSS訂閱
Copyright©2008 wowo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d

Back to TOP